晁衡為難的起身,“柳內侍啊,本官不能僅憑你一面之言,就把你放了。倘若此事傳出去,本官也脫不了干系!”
“晁大人如果不信,可以帶咱家去洛陽找太上皇求證。”
見晁衡不肯松口,柳勝只好退而求其次。
晁衡捻著胡須沉吟:“去洛陽?”
見晁衡有些動搖,柳勝趁熱打鐵的洗腦:“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晁大人可知道朝廷中現在何人掌權?”
“不是張九齡重新拜相了么?”
晁衡對于張九齡很是欽佩,提到他名字的時候雙手微微一拱。
柳勝巧舌如簧的勸諫:“張九齡確實重新拜相,可他沒有多少實權。
另外一個宰相顏杲卿你可認識?兵部尚書李泌今年才二十歲,你敢相信?
禮部尚書東方睿估計晁大人也不認識吧?其他的李白、杜甫、王昌齡這些詩人都身居要職……
可以這么說,李瑛用人唯親,順之者昌,絕非明君。
晁大人身為前任皇帝的重臣,只怕回到朝廷也難以受到重用……”
“好了,柳內侍,你話有些多了。”
晁衡抬手阻止了滔滔不絕的柳勝,“時候已經不早,你且下去歇著吧!”
“唉……好吧!”
見晁衡不吃自己這一套,柳勝只能跟隨晁量退下。
但他這番坦白交代,卻也改善了自己的處境,至少不用再被反綁雙手,而且從大廳里挪到了客房,被四名壯漢看押。
晁量返回房間,順著柳勝的思路繼續勸晁衡,希望他能棄暗投明,放棄長安朝廷選擇洛陽朝廷。
“根據柳勝所說,這李瑛也是個任人唯親的昏君,兄長還是去洛陽投奔太上皇方為上策。”
晁衡捻著胡須道:“不可魯莽,首先我們并不確定柳勝說的是真是假,再者太上皇去洛陽做什么?
武氏母子好不容易掌握了大權,難道會再還給太上皇?
最后,目前長安和洛陽的戰局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
如果洛陽朝廷最終要被長安朝廷所滅,我們去洛陽豈不是飛蛾投火?”
晁量固執己見:“太上皇在哪里,哪里就是正統!兄長深受太上皇的隆恩,理當為太上皇效死,匡扶社稷!”
晁衡煩躁的在房間累來回踱步,吩咐道:“你馬上派人分別趕往長安與洛陽,核對柳勝所言是真是假?待弄清了真相后再做下一步決定,現在就急著倒戈,絕非明智之舉!”
片刻之后,晁量派出四名斥候,連夜趕往長安和洛陽刺探情報。
五更時分,新野縣的縣令帶著一群差役抵達了龍門客棧。
晁衡拿出魚符亮明身份,讓縣令把尸體埋葬了,自己押解著柳勝等人,與護送江采萍的四名禮部官差繼續趕路。
但為了等待斥候歸來,隊伍有意放慢了趕路的速度,一天下來只能走個五六十里路,想要抵達長安至少還得六七天的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