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曜雖然本事一般,但他的兒子來瑱是個將才,在歷史上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斗中立下了卓越的戰功,被唐肅宗李亨冊封為潁國公。
因為作戰勇猛,常常身先士卒的沖鋒在前,來瑱在軍中獲得了一個“來嚼鐵”的綽號,堪稱勇冠三軍。
現在安史叛軍如火如荼,西面的吐蕃人大舉入侵,李瑛正是用人之際,也犯不著弄死這爺倆。
辛云京在歷史上的成就更加輝煌,他不僅在安史之亂中立下大功,被唐代宗李豫任命為太原尹,更是被冊封為“金城郡王”,成為安史之亂中因軍功升王的武將之一。
說起安史之亂時期大唐朝廷冊封的郡王,足足有十幾位,李亨、李豫父子為了收買人心,簡直已經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稍微有點功勞的動輒就冊封國公,甚至晉升為郡王。
且不說功勛卓著的郭子儀被冊封為汾陽郡王、李光弼被冊封為臨淮郡王實至名歸,其他諸王之中也就仆固懷恩的功勞配得上王爵。
除了辛云京之外,其他被封王的武將還有定邊郡王郝廷玉、臨川郡王李國臣、昌化郡王白孝德、南陽郡王白元光、靜戎郡王陳利貞、上谷郡王候仲莊、平原郡王柏良器等……
這一個個無名之輩,讓大唐帝國的郡王含金量蕩然無存,幾乎和太平天國時期的王爵有的一拼,也成為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唐代宗李豫往后,武將們但凡立下點功勞,就會向朝廷討要王爵。
那些個無名之輩都能封王,老子為何不能封王?
不給是吧,那老子就擁兵自重,不搭理你朝廷這根蔥!
由此開始,藩鎮割據加劇,朝廷的權威每況愈下,直到最后被宦官們玩弄于股掌之中。
平定安史之亂后,辛云京又聯合宦官駱奉先,逼反了另外一位因功晉升為大寧郡王的仆固懷恩,并聯合郭子儀將之平定,最終入閣拜相,被擢升為尚書左仆射、加中書門下平章事。
雖然李瑛不太喜歡性格陰險的辛云京,但不可否認他是個人才,為了對付安祿山,只好暫時起用他為朝廷效力。
畢竟安祿山手底下猛將一大堆,光靠王忠嗣、仆固懷恩、杜希望等人平叛有點不太夠用,李瑛還需要整合洛陽朝廷的軍事力量。
“都起來吧!”李瑛和顏悅色的說道。
“多謝圣人寬宏大量,臣定當誓死相報!”
來曜和辛云京一起磕頭,“臣等定當為圣人赴湯蹈火,馬革裹尸!”
李瑛笑道:“赴湯蹈火倒是不用,有勞來將軍給你的兒子來瑱修書一封,讓他打開城門棄暗投明。”
來曜叩首領命:“臣定當勸降犬子,讓他開門迎接大軍入城!”
傍晚時分,來曜策馬圍著鄭縣城墻轉了一圈,看到自己昔日的部下,當即把密信綁在箭桿上射上城墻。
“告訴我兒來瑱,就說老子已經投降了長安朝廷,讓他看信之后見機行事!”
來曜的部下不敢怠慢,立即拿著書信找到來瑱呈上:“大將軍有密信送到,請將軍過目。”
來瑱看完之后一言不發,搖頭嘆息一聲:“大勢已去啊,我來瑱別無選擇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