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是你親自宣布禪讓帝位給朕的?”
李瑛站在李隆基對面,厲聲質問,“仆固將軍、李長源當時都在場,蕭太師雖然沒在,但裴寬以及三十多個州的刺史都在現場,你敢矢口否認?”
李隆基閉眼道:“朕當時確實宣布將帝位禪讓與你,但那是懾于你的權勢,朕擔心你加害朕,只能暫時妥協。”
旁邊的蕭嵩站出來指責李隆基:“太上皇啊太上皇,你的帝位是被武氏母子搶走的,陛下的帝位是自己打出來的,他獲得了將士們及天下人的支持方才坐穩了龍椅。
就算你不禪讓,陛下一樣會是大唐的皇帝,給你禪讓的機會乃是為了保存你的顏面,讓你在史書上體面一些。
為何你放著好端端的太上皇不做,反而逃出長安勾結武氏母子,興師動眾,白白害死了多少無辜的將士?”
“控制朕的自由,何來體面?”
李隆基憤怒的反問蕭嵩。
李瑛接過話茬:“朕讓你住在興慶宮,有上千宮女與太監伺候,身邊嬪妃成群,錦衣玉食,一概滿足,你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朕要的是自由!”李隆基攥拳咆哮。
“自由?”
李瑛仰天大笑,“你做皇帝的時候,何曾給過我們這些兒子自由?”
“呃……”
李隆基聞言不由得為之語塞,嘴唇微微翕動了幾下,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蕭嵩目光掃向李隆基身后的徐嶠與裴耀卿,中氣十足的大聲呵斥:
“圣人與太上皇的對話你們也聽到了吧?
太上皇被武氏母子奪走了帝位,遭到蘇慶節軟禁于華清宮,幸虧被顏杲卿所救,方才逃出了武氏母子的掌控。
圣人為了保全太上皇的顏面,才讓他以禪讓的名義成為大唐太上皇,錦衣玉食的安享晚年。
圣人手握幾十萬大軍,又有平定突厥之功,北庭、隴右、朔方、西涼的將士俱都心悅誠服,難道太上皇不禪讓,陛下就不能稱帝了嗎?
當然不是,無論太上皇是否禪讓,陛下都會登上帝位。
圣人之所以接受太上皇的禪讓,是為了盡自己的孝心,讓太上皇體面的退位。
太上皇非但沒有心懷感激,反而恩將仇報,勾結武氏發動戰爭,讓無數將士白白犧牲……”
面對蕭嵩的指責,徐嶠緊閉雙眼,默不作聲。
作為武氏的死黨,他知道李瑛不可能會饒過自己,與其搖尾乞憐,不如從容赴死。
而裴耀卿到了洛陽之后幾乎沒有為武氏母子出過力,擔任的也只是一個虛職,直到李隆基復辟他才獲得重用,因此他認為自己罪不當死,自然要好好表現,爭取從寬發落。
“太師所言極是,太上皇確實釀下大錯,我裴耀卿未能為國秉持公道,也是罪不容赦!”
“裴耀卿,你個貪生怕死之輩!”
李隆基氣的怒視裴耀卿,恨不得上前給他幾個耳光,以泄心頭之憤。
站在后面的來瑱為了討好李瑛,站出來開口反駁。
“太上皇若是不貪生怕死,又為何騙的林招隱自縊之后,半道改變了主意?說起來,你這不是怕死又是什么?”
李隆基頓時漲紅了臉:“你胡說八道,朕何曾騙林招隱自縊?”
李瑛頓時來了興趣,當即滿臉堆笑的詢問來瑱:“李隆基是如何騙的林招隱自盡?你詳細說給大伙聽聽,也讓在場的諸位大臣看清李隆基的真面目。”
來瑱當即把自己沖進華州都督府后看到情形描述了一遍,最后道:“梁上懸掛了兩根白綾,分明就是太上皇與林招隱相約自縊,最后看到林招隱死了卻又變了卦……”
“哈哈……李隆基啊李隆基,你分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你還好意思罵裴耀卿貪生怕死?你都不如一個沒卵子的太監有骨氣!”
李瑛聽完后撫掌大笑,盡情的嘲諷李隆基。
李隆基臉色鐵青,拒不承認:“朕才沒有打算自盡,是林招隱勸朕自盡,朕沒有聽他的而已!
朕做了大唐三十年的皇帝,是真龍天子,朕絕不可能去尋短見!
你李二郎有本事搶朕的帝位,那你有本事把朕殺了呀?”
李瑛冷哼一聲,伸手拔出腰間佩劍:“你以為朕不敢殺你?”
李隆基把頭扭到一旁,一臉挑釁的道:“來來來,朕等著你殺,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膽子弒君殺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