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卿比張九齡年輕七八歲,但卻拜相更早,不到五十歲就被任命為門下省侍中。
裴耀卿性格忠厚豁達,不像張九齡這么強硬,容易得罪人,因此他的人緣很是不錯,在朝中幾乎沒有政敵。
即使李林甫得勢之后,也只是針對張九齡進行報復,而沒有攻訐性格忠厚的裴耀卿,在張九齡被貶往荊州擔任大都督長史之后,裴耀卿依舊在長安擔任尚書右仆射之位。
裴耀卿在擔任宰相的時候與張九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大部分政事都以張九齡為主,他在后面打輔助,這也是今天張九齡為他求情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前,張九齡吃不準李瑛會如何處置裴耀卿,畢竟他的罪名被定性為“謀反”,很難為他洗脫罪行,所以張九齡一直在等待機會。
李瑛今天從輕發落李琚與蕭隱之,被滿朝文武稱贊“圣明、仁慈、寬宏”,張九齡便看準機會站出來為裴耀卿求情。
與裴耀卿關系交好的人不止是張九齡,蕭嵩、裴寬、李適之這些前朝重臣都與他私交甚篤,反而是韋堅、韋陟這些中層官員倒是生疏一些。
看到張九齡第一個站出來替裴耀卿求情,蕭嵩、裴寬、李適之等人紛紛跟上。
“張相所言極是,裴耀卿雖然跟隨李隆基與朝廷為敵,但他乃是盡得為臣之道,而且沒有看清局勢。
還望圣人看在裴耀卿沒有屈服于武氏的份上,從輕發落,免其一死,世人定當贊頌陛下的仁慈寬宏。”
看到四位大佬一起替裴耀卿求情,曾經受過裴耀卿恩惠的官員也都紛紛站出來,舉著笏板替裴耀卿求情。
裴耀卿乃是河東裴氏的領袖,也是裴巨卿的兄長,兩人還有個弟弟叫做裴幼卿,李隆基時期在洛陽擔任縣令,洛陽城破后不知所蹤。
河東裴氏作為足以抗衡京兆韋杜的大門閥,除了裴耀卿兄弟之外,在李隆基時期還有擔任戶部尚書的裴寬、擔任光祿卿的裴敦復,以及職位不高但能量不低的裴元禮,另外還有裴行儉的兒子龍武大將軍裴慶遠等人,可謂實力強勁。
在武氏篡權之后,裴敦復被委任為門下省侍中,裴巨卿被任命為御史大夫,兩人皆列宰相之位。
如果再加上靠裙帶關系上位的裴元禮,在武氏執政長安時期,六位當朝宰相竟然有三位出自河東裴氏。
這讓京兆韋、杜被壓的抬不起頭來,這也是后來京兆韋、杜極力支持李瑛,暗中反對武氏的重要原因。
只可惜武氏政權存在不到一年半就被李瑛翦滅,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否則,若是被武氏母子統一了天下,擁有三位宰相的河東裴氏還不知道有多么飛黃騰達!
時過境遷,長安城現在換了新皇帝,裴耀卿、裴巨卿、裴敦復、裴元禮全部成了階下囚,河東裴氏只剩下裴寬一顆獨苗,風頭馬上就被京兆韋、杜蓋過。
如果出于平衡世家門閥的需要,李瑛也不能殺掉裴耀卿。
而且,裴敦復、裴巨卿、裴元禮都是武氏政權的核心戰犯,肯定逃不過死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不能殺掉罪行微乎其微的裴耀卿。
在沉吟了片刻之后,李瑛馬上想明白了利害關系,當即借坡下驢,同意了張九齡等人的懇求。
“既然諸位愛卿都替裴耀卿求情,朕也認為他的罪行相對輕微,那就即刻釋放裴耀卿出獄,回家反省。”
“陛下圣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聽到皇帝的金口玉言,張九齡忍不住眼眶濕潤,當即帶頭謝恩,與其他為裴耀卿求情的同僚作揖謝恩,高呼萬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