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
李瑛果斷的做了決定,“升高仙芝為安西節度使,我相信他與蓋嘉運聯合,足以抵擋大食人的入侵。”
李泌道:“根據安西的情報來看,大食人的進攻并不猛烈,攻勢反而有所減弱,或許我軍的壓力會有所減輕。”
李瑛笑笑:“也許大食人也在鬧內訌,他們可是與大唐比肩的帝國!”
其實,李瑛很想告訴李泌,差不多就在這幾年內,大食帝國的統治階級就會易主,由倭馬亞王朝進入阿拔斯王朝。
也許這是上天賜給大唐的機會,讓四面皆敵的唐軍獲得喘息,從而可以集中力量平定內亂。
李瑛繼續道:“調令到達安西,郭子儀再返回中原,最快也要兩個多月的時間,你以兵部的名義給仆固懷恩修書,讓他以穩為主,千萬不要貪功冒進,免得惹來大敗。”
“臣遵旨!”
李泌先彎腰領命,接著苦笑一聲,“臣認為碭山之戰損失了八千人,已經算是大敗了。”
“我們還能承受。”
李瑛淡淡的說道,繼而轉身。
真想告訴李泌一句,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哥舒翰坐鎮潼關,被逼出戰,遭到崔乾佑一戰消滅了二十萬人,導致長安無兵可用,叛軍拿下潼關,長驅直入兵臨長安城下。
到那個時候,李泌也許才會明白什么叫做大敗!
李瑛返回椅子上落座,又問道:“杜希望那邊戰況如何?”
李泌道:“阿史那烏蘇先阻擊杜希望于平陰,為蔡希德南下爭取到了時間,目前敵我兵力相當,也成了膠著態勢。”
“這個蔡希德是個弱點,必須設法打爆他,這樣才能破局!”
李瑛在心中暗自沉吟,悄悄盤算找個機會御駕親征齊州。
為什么不親征宋州?
實在是宋州的叛軍是個難啃的硬骨頭,這里集結了史思明、田乾真、田承嗣等悍將,還有在徐州待命的安守忠,李瑛并沒有獲勝的把握。
到時候打了敗仗丟人是小事,導致大唐軍心受挫那就得不償失了。
俗話說“柿子要撿軟的捏”,比起史思明這塊硬骨頭,蔡希德可謂是個庸才,拿捏他要有把握的多,還能刷戰功和名聲。
“長安目前有多少預備兵力?”李瑛又問。
李泌道:“經過各地輸送新兵,不算城內的金吾衛與監門衛,目前已有五萬新軍在接受嚴格的操練。”
“唉……只可惜大將基本上都出征了,長安能用之才只剩下南霽云了。”
李瑛無奈的嘆息一聲,又問,“劍南的戰事如何?”
李泌道:“李光弼節節獲勝,估計到五月份就能把吐蕃人徹底攆出巴蜀。”
“調李嗣業率領他的陌刀兵返回長安,朕需要一支王牌軍在手,免得機會來臨時無人可用。”
李瑛輕撫胡須,決定調李嗣業返回長安,“有岑參與田神玉輔佐李光弼,足夠對付吐蕃人了。”
“是!”
李泌拱手領命。
李瑛又想起了一個人:“對了,讓李嗣業回京的時候,把李公甫及家眷押回長安,朕要先殺了這個逆賊,祭奠徐獻策的在天之靈。”
“是!”
李泌再次領命。
在李泌不知道拱了多少次手,彎了多少次腰之后,君臣之間的這場軍事討論終于結束。
李泌告辭離開,返回兵部,按照皇帝的要求連發數道公文,分別送往安西、寧陵、劍南等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