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你還是給我們讀一下官員名單吧,讓我們看看哪家門閥又出了大官。”
“是啊,是啊,別講廣東、湖建了,我們聽不懂,還是給大伙兒講講誰又當官了吧?”
“好好好!”
既然看熱鬧的百姓對行政改革不感興趣,吳先生又背著雙手,邁著四方步來到了官員榜單前站定。
“咳咳……先讓老夫給你們讀一下中樞的官員調整。”
“中書省中書令張九齡,廣東韶州人。”
“門下省侍中顏杲卿,山東瑯琊人。”
“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適之,當朝宗室,祖籍隴右。”
“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章事裴寬,山西河東人。”
“兵部尚書李泌,祖籍遼東襄平人……”
說到這里,這位胡須花白的吳先生又補充了幾句:“對了,告訴你們啊,這位李尚書今年才二十歲呢!”
“真是天縱奇才啊,這么年輕竟然就混到尚書的位子了,真是不得了!”
“聽說此人是諸葛孔明轉世,算無遺策,陛下能坐穩江山,此人居功至偉啊!”
吳先生繼續道:“這位李尚書不僅年輕,到現在還沒娶妻呢,哪位家里感興趣,可以托人到崇仁坊說媒。
嘿嘿……只要你家女兒長得出眾,說不定將來就成宰相夫人了,這位李長源將來肯定是要封國公拜相的。”
“嗨……別想好事了,俺家要是有這樣的女兒,我早就送進宮里伺候圣人去了。
吳先生別跑題,繼續給街坊們介紹告示上的大官,讓俺們這些布衣認識下當朝大員。”
“好好好,老夫繼續給你們念。”
吳先生接過一個鄰居遞來的蘋果,啃了一口,繼續給百姓們讀告示。
當然,也有一些讀書人或者商人不屑于聽他賣弄,看完告示后俱都迅速離開。
但在這個年代,即便是大唐的京城,不識字的文盲也占了七八成,圍在告示前看熱鬧的百姓依舊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禮部尚書東方睿,關內靈州人。”
“工部尚書韋堅,京兆長安人。”
“新任刑部尚書皇甫惟明,隴右安定人,目前好像還未進京。”
“新任御史大夫崔希逸,四川成都人,這個也是從外面調回京城的官員,目前尚未進京。”
百姓們的議論再次響了起來,人聲鼎沸,如同集市。
“剛剛進京就被任命為尚書,真是厲害啊!”
“告訴你吧,這都是圣人掌權之前支持他的嫡系,都在外面擔任節度使呢,進京肯定要當大官!”
“就像這個皇甫惟明,以前是太原尹,后來又做朔方節度使,現在調到隴右擔任節度使,手底下管著十幾萬大軍,進京肯定要做尚書級別的職位。”
“你要這樣說,顏杲卿、李泌、東方睿、裴寬不都是提前選擇了圣人,才得以身居高位嘛!
也只有張九齡、李適之二人是憑資歷上位,這就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唉……這些官員真是人精啊,咱們要是當初能抱上圣人的大腿,哪怕在太子府當個侍衛,現在都出人頭地咯!”
“你說這個我不跟你犟,從前給圣人擔任侍衛的甲乙丙丁現在掌管錦衣衛,那可真是威風凜凜,尋常的官員見了嚇得直打哆嗦。”
“甲乙丙丁是啥?”
“連這個都不知道?甲乙丙丁又叫四五六七。”
“什么玩意,顯著你能了,能不能好好說話?”
“連大名鼎鼎的甲乙丙丁都不知道,乃是昔日的太子府侍衛伍甲、陸丙、司乙、齊丁四人,現在可是讓各地官員聞風喪膽的官場殺手。”
“原來如此,受教了、受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