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背負雙手,回憶著昨夜李儼的請求,沉聲吩咐:
“諸葛,派人查查太子與韋堅女兒認識之事,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設計?”
諸葛恭彎腰領命:“奴婢遵旨!”
實事求是的說,李瑛對韋堅并不反感,甚至很欣賞他的才干。
等將來平定了安史之亂后,擅長水利的韋堅對于李瑛來說還有大用。
但他出身京兆韋氏,四旬出頭的年齡便官拜從二品的工部尚書,若將來再疊加太子岳父的頭銜,弄不好將會出現一個權臣。
對此,李瑛不得不慎重應對。
若那韋熏兒與李儼確實是無意邂逅,一見鐘情也就罷了。
如果是別有用心之人故意撮合,甚至是韋氏攀龍附鳳,那自己可要小心警惕。
李瑛并不認為謙遜寬厚的李儼會有膽量覬覦自己的帝位,但就怕有小人在背后挑唆他,將來弄出父子相殘的丑事。
畢竟,大唐太子是個高危職業,即便李瑛身為穿越者也不敢大意。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李瑛散步到了含元殿,滿朝文武俱都到齊。
諸葛恭站在后殿門口,扯著嗓子高喊一聲:“陛下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張九齡和顏杲卿的帶領下,兩百多名身穿紫、緋、綠三種官袍的大臣高舉笏板,齊刷刷的參拜。
“諸位愛卿免禮!”
李瑛在龍椅上正襟端坐,用威嚴的目光掃了腳下群臣一眼。
自從提出改革行政區劃,變道為省,改州為郡,并往各地派遣布政使之后,李瑛在這段時間內并沒有推動下一步的動作,畢竟要給全國上下的官員一段時間消化適應。
皇甫惟明與崔希逸已經于數日前相繼抵京上任,雖然交出了兵權,但一個官拜刑部尚書,一個擔任御史大夫,兩人也都心滿意足。
杜甫、房琯、裴冕、賀蘭進明、李諾、王繇等京官也都陸續離開京城,趕往各自的目的地走馬上任,成為一省布政使。
顏真卿、杜鴻漸、王昌齡等需要跨區調整的官員則要耽誤一些時日,畢竟山水迢迢,并不是插上翅膀就能飛到的。
最為不爽的就是那些上州刺史,級別被從三品降到四品不說,還平白無故的空降了一個頂頭上司。
而那些中州刺史與下州刺史倒是無所吊謂,甚至有點幸災樂禍,這下大家都是四品了,什么上州、下州根本不存在,往后大家平等了。
因為擔心那些上州刺史不給布政使面子,所以李瑛命杜甫、房琯等人俱都攜帶五百兵卒隨行,震懾那些陽奉陰違的刺史。
“諸位愛卿,有本速奏!”李瑛開口說道。
兵部尚書李泌第一個站了出來:“啟奏陛下,兵部昨夜收到捷報,楚丘之圍已解。
李晟使用疑兵之計,調虎離山,隨后偷襲楚丘城外的叛軍,殲敵一萬五千人,并陣斬史思明次子史朝興。”
“哦……這情報可是屬實?”
李瑛聞言精神為之一振,這算是繼王忠嗣跨海偷襲幽州之后,對安史叛軍獲得的最大一場勝利了吧?
李泌舉著笏板道:“捷報由中原兵馬大都督仆固懷恩親自署名,應該不會有假!”
“哈哈……真是太好了,生子當如李良器,小小年紀竟然屢立戰功,實為我大唐眾將之楷模!”
李瑛龍顏大悅,不吝贊美之詞,
上次有功不賞,是為了敲打年輕的李晟,避免他出現驕兵情緒。
但人家又建立了更大的功勞,這次再不封賞,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傳朕旨意:擢升李晟為忠武將軍,賜爵秭歸縣侯,其所表奏麾下將士,俱都論功行賞,不得有誤。”
李泌捧著笏板領旨:“臣謹遵圣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