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華燈初上。
自新年過后,長安城徹底取消了宵禁,并推廣到了全國。
打那以后,京城的鼓樓再也沒了暮鼓晨鐘,夜晚只有更夫的梆子聲。
大街小巷燈火輝煌,酒肆高朋滿座,青樓紅袖亂招,街上人頭攢動,各種小商販穿梭在人群中,扯著嗓子吆喝著各種叫賣聲,好不熱鬧。
一輛奢華的馬車自忠王府駛出,由十名奴仆護衛,后面跟著六個婢子,一路穿越人群,前往平康坊的張府。
平康坊由于距離太極宮與大明宮都不遠,因此吸引了許多當朝大臣在此定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開元末期的宰相李林甫。
在李林甫執政期間,平康坊里的鄰居都與有榮焉,自覺高人一等,出門就說“我跟右相住一個坊市”。
而如今時過境遷,隨著李林甫的叛逃,平康坊早就沒了往日的輝煌。
張去逸作為李隆基的表兄,擔任了太府卿十幾年,賺的盆滿缽溢,富可敵國。
他在平康坊買的府邸比李林甫的府邸面積還要大,時間也更早,那時候李林甫還沒當上宰相。
武靈筠還沒當上惠妃的時候沒少找張去逸幫忙,因為這層關系,武氏母子執政的時候也沒有抄張去逸的家,讓他順利的度過了這個危機。
武氏母子遷都洛陽的時候,張去逸自稱有病,不能遠行,成功的留在了長安。
等李瑛收復長安后,張去逸去見了這個表侄幾次,但李瑛也沒有搭理他,甚至沒有給他任何官職。
在李瑛看來,你張去逸這些年吃了這么多,也該吐出點來了,就像個貔貅一樣光吃不拉,還想當官,沒門!
正是因為父親受到冷落,這才更加堅定了張庭要把大明宮攪個雞犬不寧的決心。
這個韋熏兒絕不是個省油的燈,只要能把她送上太子妃的職位,絕對夠李瑛喝一壺。
進了張府之后,張庭和父母打了個招呼,便去了后院閨房,吩咐自己的妹子張嫻去一趟韋堅的府邸,把韋熏兒帶來見自己。
張嫻與韋熏兒年齡相仿,是相交多年的閨蜜,由她出面也不會引人注目。
“我這就去。”
張嫻答應一聲,馬上鉆進小轎出了家門,前往對面的崇仁坊去邀請韋熏兒來家中做客。
小半個時辰后,韋薰兒便出現在了張府。
大腹便便的張去逸吃飽喝足正在院子里遛狗,看到韋熏兒便笑著打招呼:“三娘來了啊?”
“見過伯父。”
韋熏兒雖然刁蠻任性,但也分對誰,對富可敵國的張去逸她是絕對不敢發大小姐脾氣。
張去逸笑容滿面的問道:“令尊可曾回家否?””
“還沒呢,最近半個月以來,家父每天都到深夜子時才回家,說是工事繁忙。”
韋熏兒笑著答道。
張去逸頷首道:“聽說圣人在改革呢,令尊身為工部尚書,肯定政務繁忙。”
隨后,韋熏兒跟著張嫻來到后院,與等候多時的張庭相見。
“拜見姨娘。”
韋熏兒按照姑母論輩分,所以稱呼比自己年長九歲的張庭為姨娘。
“都是自己人,熏兒不必多禮!”
張庭笑容滿面的去攙扶韋熏兒,同時吩咐張嫻下去:“六娘啊,你自己去玩,我要跟熏兒說一些秘密的事情。”
“過河拆橋!”
張嫻撇嘴表示抗議,最后還是乖乖的退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