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之前,李歸仁又命張守琦單騎南下接替張獻甫擔任主將,設法救援濟南城。
“濟南乃是連接黃河南北的頭號要塞,濟南若失,我軍便被攔腰切斷,兩岸之間將會徹底失去連接。”
“你們叔侄都是叛國之罪,若是我軍兵敗,二位全家必遭屠戮。還望張將軍設法殺到濟南城下,與蔡希德合力退敵。”
張守琦苦苦哀求:“杜希望、郭子儀都是大唐名將,還望將軍撥給我兩千兵馬去支援獻甫。”
“郭子儀、杜希望是唐庭名將,難道王忠嗣就不是名將?
他背靠幽州、河東,可以源源不斷獲得幫助,我兵力少了又怎么能打贏他?”
李歸仁不滿的質問張守琦,表示你要是看不起王忠嗣,咱們可以交換下對手。
但經不住張守琦苦苦哀求,李歸仁最后還是撥給他了兩千兵馬,命他星夜南下趕到平原會合張獻甫,共解濟南之圍。
就在張獻甫敗走平原之際,阿史那承慶率領兩萬燕軍也在朝濟南急行軍,并在某個傍晚途徑泰山腳下。
“此地距離濟南城只剩八十里,大伙兒加快腳步,爭取明天上午兵臨濟南城下,殺杜希望一個措手不及!”
阿史那承慶策馬提劍,大聲督促隊伍加速前進。
半個時辰后,天色完全黑了下來。
八千唐軍埋伏在山坡上,靜候燕軍進入伏擊圈。
“傳我命令,沒有號角聲,誰敢放箭,立斬不赦!”
南霽云站在高處向南眺望,耐心的等著燕軍入圍。
伴隨著天色變得漆黑,燕軍開始點燃火把,在山坡上蜿蜒前進,好似一條火龍。
“前面就到泰山腳下了,需要當心伏兵。”
看到黑夜中的泰山就像一只盤踞在大地之上的猛獸,一名謀士向阿史那承慶提出注意伏兵的建議。
“唐軍急于破城,哪有兵力分出來伏擊?”阿史那承慶嗤之以鼻,“書生之見,迂腐!”
在阿史那承慶的催促下,燕軍加快了行軍速度。
南霽云從高處迅速來到山坡腳下,親手吹響了號角。
“嗚~”
凄厲的號角劃破夜空,嚇得燕軍心驚膽戰,陣腳大亂。
“殺啊!”
“殺叛軍!”
山坡上瞬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
八千伏兵紛紛冒出頭來,將手里的箭矢朝燕軍頭頂傾灑下去,宛如天降蝗災。
更有磨盤一般的山石滾滾而下,砸的燕軍人仰馬翻,死者不計其數。
更有擂木蹦蹦跳跳的滾下山坡,將山腳下的燕軍一片一片的掃倒在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唉……都怪你這個烏鴉嘴!”
阿史那承慶非但沒有檢討自己的輕敵冒進,反而責怪謀士一語成讖,盛怒之下拔劍刺死謀士,下令鳴金退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