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長安的“青龍坊縱火案”終于真相大白。
但長安的百姓并沒有唾棄雇兇縱火的儀王李璲,反而有許多商販稱他是為民請命的“俠王”,認為劉晏的房子該燒,謝阿三與陳冠西這對潑皮該殺!
現在的大唐皇帝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竟然要用紙幣取代銅幣,這不是坑老百姓嗎?
我辛辛苦苦種的菜,千辛萬苦砍的柴,用了許多糧食養大的家禽就被別人用幾張破紙買走了?
古往今來,哪有這樣的說法?
只有沉甸甸的銅幣才能給百姓們帶來安全感!
身穿便裝的少府監劉君雅與財政大臣劉晏走在街頭,考察民情,對于百姓的論調不斷搖頭,深感改革之艱難。
“唉……古往今來改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君雅感慨不已,“這還是陛下自己推動的改革,如果是哪個大臣的提議,怕不是要被百姓們的唾沫給淹死了。”
劉晏苦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相信下去若干年之后,百姓們就會知道紙幣的好處,紙幣取代銅幣只是遲早的事情。
下官相信,即便沒有陛下的提議,在下去幾十年或者幾百年之后,紙幣終會取代銅幣成為主要貨幣。”
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向皇城,大部分都是去刑部為儀王李璲請命。
劉君雅搖晃著手中折扇,提議道:“咱們也去聽聽。”
“走!”
劉晏表示同意。
兩人加快腳步,帶著幾個喬裝打扮的侍衛混在人流之中,前往刑部衙門。
兩人還未來到跟前,就看到刑部衙門前擠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堪稱人山人海、人頭攢動。
“儀王無罪,誰敢對他用刑誰就是罪人!”
“儀王俠肝義膽,為民請命,憑什么要受杖責?”
“真正應該受杖刑的是劉晏這個奸臣,肯定是他蠱惑圣人發行紙幣,刑部應該把他抓起來杖刑一百!”
聽著此起彼伏的議論聲,劉晏唯有苦笑:“君雅兄,你說我冤不冤?被燒了房子還要被詛咒!”
劉君雅拍著劉晏的肩膀道:“委屈你了,我相信若干年之后,百姓們會記住你的功績!”
“出來了,出來了!”
伴隨著百姓們的一陣喧嘩,戴著腳鐐的儀王李璲被押上了刑部大堂。
刑部尚書皇甫惟明居中端坐,宣布了對李璲的懲罰。
“圣諭:儀王李璲目無法紀,雇兇縱火在前,殺人在后。
念其一時沖動,且謝、陳二人俱都身背重罪,故對李璲從輕發落。
自即日起削去儀王爵位,貶為庶民,杖責三十,以儆效尤!”
話音落下,皇甫惟明從面前的簽筒中摸起一支竹簽丟到堂下:“來呀,對犯人李璲處以杖責三十的懲罰!”
李璲一直在大牢中惶恐不安,認為心狠手辣的李二郎一定不會放過這個處死自己的機會,此刻聽完皇甫惟明的宣判,頓時喜極而泣。
“謝陛下開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隨后,李璲被按倒在地,準備施行杖刑。
“不能打,誰敢打儀王誰就是罪人!”
衙門外面的百姓紛紛用呼聲抗議天子的判決,聲援被摁在地上的李璲。
李璲本以為烏泱泱的百姓是來聲討自己的,卻沒想到竟然是來聲援自己的,不由得受寵若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把刁民給本官驅散!”
皇甫惟明大怒,丟下一支令箭,喝令刑部的差役把堵在門前的百姓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