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原委弄清楚了,接下來擺在李亨面前的問題就是這個大理寺卿到底當不當?
“依夫人之見呢?”
李亨優先詢問愛妾的意見,在他心里,這女人就是自己的軍師。
張庭想了想道:“只要不是李瑛的圈套就好說,這個大理寺卿可比太府卿有分量多了,僅次于六部尚書,依我之見,出任也好。”
大理寺卿相當于李瑛穿越前的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檢察長,而太府卿只是掌管被抄家的官員財產,權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李亨也有點動心,沉吟了許久,方才下了決心。
“前番我推辭太府卿的時候說的冠冕堂皇,現在欣然接受大理卿的職位,難免給二郎留下挑肥揀瘦之嫌。
我先去大明宮推辭一番,如果二郎真想讓我擔任這個職位,定然會竭力挽留。
如果他是試探我,我這樣一番表態,他也不會懷疑我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張庭點頭:“這樣最好,夫君馬上進宮面圣,就按照你說的行事。”
李亨立即命令下人備車,不消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丹鳳門。
他是親王,白天進宮不用稟報,命令下人把馬車停在路邊,徒步穿過宮門前往含象殿面圣。
此刻,李瑛剛剛從早朝歸來。
在院子里練習了一套華佗傳下來的五禽戲,正要準備審閱各省送來的奏折,忽然門口的內侍來報。
“啟奏陛下,忠王求見!”
“李亨?”
李瑛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任命他擔任大理寺卿的詔書剛剛下達,他不會是又要來辭職的吧?
難不成這家伙的心里當真對權力沒有欲望?
難道他在歷史長河中坐上龍椅純屬大唐需要換個皇帝,所以作為太子的他就被推上了龍椅?
“讓他進來!”
李瑛放下手里的筆墨,正襟端坐,靜候李亨進門。
“臣李亨參見陛下!”
李亨進門之后叉手施禮,畢恭畢敬。
“呵呵……自家兄弟,不必多禮,三郎接到任命你為大理卿的敕旨了吧?”
李瑛笑吟吟的與李亨打著招呼,并吩咐吉小慶搬一張凳子過來。
“謝陛下賜座!”
李亨掀起長袍落座,將來意挑明。
“接到敕詔之后臣誠惶誠恐,深感陛下之信任,但也知道臣之才能擔不起大理寺卿的重任。故此前來相辭,還請陛下另擇賢能,以免誤了國家大事。”
李瑛一臉坦誠的道:“朕也不瞞你,六郎昨天監刑的時候被嚇到了,執意辭職,是他舉薦的你。
朕在滿朝文武,以及所有宗室中衡量了一番,也覺得沒人比三郎更適合擔任大理寺卿。
三郎你可千萬莫要推辭,一定要出來幫助朕分憂解難,出任大理寺卿一職。”
李亨皮笑肉不笑的道:“呵呵……原來如此,六郎自幼暈血是宮內人盡皆知的事情。臣倒是不怕見血,但從未涉政,只恐力有不逮,有負陛下所托。”
“三郎啊,你也知道朕現在壓力巨大!”
李瑛起身走到李亨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樣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對方感到你把他當做知己。
“邊陲戰事不絕,大食、吐蕃、渤海,還有那回紇的骨力裴羅都在對我們用兵,內有安史之亂,我大唐的戰火已經燃燒了兩年多!
一百多萬將士加上一百多萬官吏,每個月的支出高達兩百多萬貫,入不敷出,國家財政壓力巨大。
朕迫不得已,方才推行大唐寶鈔,緩解朝廷的經濟壓力,朕相信三郎你應該能理解朕……”
李亨訕笑:“臣理解陛下。”
李瑛繼續訴苦:“可是十二郎卻不理朕,他雇兇縱火在前,又殺人滅口在后,把他貶為庶民能怪朕嗎?”
“絕對不能怪陛下,十二郎犯下如此大罪,就算處死他也是應該的!”
李亨義正辭嚴的說道,“陛下只是將他貶為庶民,已經算是慈悲為懷,從輕發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