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吉小慶的問話,楊玉環嫣然一笑:“我給自己取了兩個名字,一個叫甄環,一個叫甄真,有勞吉公公回到長安告知圣人,請他為我擇其一。”
“甄環、甄真?”吉小慶一頭霧水,“不知娘娘為何取這樣的名字?”
楊玉環耐心的做出解釋:“為了掩人耳目,我肯定要連姓氏也改掉,這樣才能與楊玉環斷絕聯系,所以我選擇用‘甄’作為姓氏。
我本名玉環,甄環兩個字連起來寓意我是真正的玉環,此謂之‘甄環’。
我本想用甄玉環作為名字,但那樣太明顯了,所以我舍棄玉字,只用環字。
至于甄真,因為我出家的道號一曰‘太真’,一曰‘妙真’。
以真為名也是讓陛下知道我還是從前的那個女子,并沒有因為新的身份而改變。”
吉小慶恍然頓悟:“原來如此,娘娘有心了,奴婢回到大明宮定然如實稟奏,讓圣人知道娘娘的良苦用心。”
隨后,楊玉環又向吉小慶打聽長安城最近的情況,得知天下大局逐漸穩定,只剩下安祿山在東部地區作亂,臉上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真是太好了,陛下的龍椅總算坐穩了。”
楊玉環心中后怕不已,真是沒想到安祿山這個外表憨厚的胖子竟然狼子野心。
他當初還想認自己當干娘,幸虧這事只有楊國忠夫妻與三姐楊玉瑤知道,沒有大肆宣揚,否則自己身上將會憑空多出一個污點。
吉小慶又閑聊了片刻,起身告辭:“為了避免引起注意,奴婢就此別過,娘娘耐心等待,半年之后奴婢來接您進宮。”
“吉公公稍等,容我給陛下修書一封。”
楊玉環提筆給李瑛寫了一封書信,內容自然是自己如何思念陛下,為了將來能夠光明正大的陪伴圣駕,自己甘愿青燈枯卷,破繭成蝶,用一個嶄新的身份出現在陛下的面前。
待筆墨晾干,楊玉環把信箋裝進信封,鄭重的交給吉小慶,“有勞吉公公了。”
吉小慶揣進懷里,拱手告辭:“奴婢就此別過,娘娘保重!”
“公公一路珍重!”
楊玉環依依不舍的揮手送別吉小慶,倚門目送,直到兩個人完全沒了蹤影,這才滿心歡喜的返回小院。
“再有半年的時間,我楊玉環……不,我甄環就可以進宮了,我的美貌將會再次綻放于大明宮,傾倒天下蒼生!”
下了五臺山,吉小慶與在山下等候的錦衣衛會合,快馬加鞭朝長安返程,用了四天的時間就回到了長安。
見到李瑛之后,吉小慶便呈上楊玉環的書信,又添油加醋的把她夸了一頓。
譬如修身養性,淡泊明志,落落大方,出塵脫俗……
凡是能想到的成語全都一股腦的用在了楊玉環的身上,簡直把她夸成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奇女子。
“呵呵……玉環要是經過這番磨礪,能夠脫胎換骨倒也是一件好事。”
李瑛看完楊玉環的書信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世的四大美女之中,西施、貂蟬、王昭君都是為國奉獻的正面形象,唯有楊玉環毀譽參半,因為有楊國忠這個奸相堂兄,以及收安祿山為義子的行為,更偏向于禍亂朝綱的反面形象。
如果這兩年的參禪悟道能夠改變楊玉環性格中的缺陷,讓她變得淡泊名利,倒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最后,吉小慶又道:“娘娘甚至已經為自己取好了新名字,一曰甄環,一曰甄真,特命奴婢稟報圣人,由圣人定奪。”
“甄環?”
李瑛啞然失笑,首先想到的是“甄環傳”。
再仔細一琢磨,人家不叫甄環,而是叫甄嬛。
。。
“嗯……就叫甄環好了,到時候朕會命禮部在全國各地廣采良家子。就讓甄環自稱出自河北無極甄氏,也就是歷史上誕生曹魏元昭皇后甄宓的那個家族。屆時由你去河北主持采選,給她弄一個嶄新的身份。”
李瑛大腦轉動,不僅一錘定音的給楊玉環敲定了新名字,還給他編好了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