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吐蕃之后,要滅渤海國簡直易如反掌,再把南詔馴服。
到那時,自己的功績足以比肩漢武帝與唐太宗,成為歷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穿越好啊,如果不是遇上了穿越,自己還在那個世界攢娶媳婦的彩禮錢呢……
在桃紅與柳綠的伺候下,醉意闌珊的大唐皇帝酣然入睡,響起了均勻的鼾聲。
十王宅。
天黑以后,郁悶的李璬來到了對門“鄱陽郡王府”做客,與被貶為庶民的老十二李璲對飲。
兄弟兩人同年同月生,只是李璲的生日大了七八天,所以排行十二。
兄弟兩人自幼一起長大,在所有兄弟之中感情最好,甚至比李璲與李琬、李琮這兩個同母兄弟的感情還要好。
李璲因為“青龍坊縱火案”被貶為庶民之后,其他的兄弟因為避嫌,俱都不敢再與他來往,只有李璬偶爾來探望他。
李璲也知道自己的前途盡毀,幸虧二郎手下留情,冊封了自己的兒子李貫為“鄱陽郡王”,讓自己全家依舊住在這座府邸之中,只是俸祿從親王變成了郡王,各項待遇也一并削減。
李璲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從大理寺釋放回家之后便深居淺出,每天都在家里養花遛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當李璬來訪的時候便對酌一杯。
李璲被削去了王爵,衣食住行各方面全都不能再享受親王待遇,他便搬到后院的一座閑置院子起居,家務事全部交給妻子打理,免得被錦衣衛抓住把柄,連郡王的待遇都被削去。
夜深人靜。
兄弟二人在小院對飲,下人們全都被攆走。
“十三郎啊,看你愁眉不展的,莫非遇到了什么煩心事?”
一身布衣的李璲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優哉游哉的問道。
李璬一邊飲酒,一邊把李瑛今天任命李瑝為衛尉少卿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后忿忿不平的說道:
“如果在八郎被下獄之后,李瑛不再信任咱們兄弟,那就誰也別任命了,我李璬無話可說。
而現在呢?
他居然跳過我老十三,還有二十郎、二十二郎,直接任命二十三郎做官,這不是羞辱是什么?”
李璲哂笑:“我當是為了何事,原來就為了這個煩惱?
你們好歹還是大唐的親王,我卻只能在家里做個混吃等死的庶民,連黃色、紫色、緋色的衣服都不能穿。
你們哥仨還能被跳過,那十六郎、十八郎墳前的草都已經能夠喂羊了。
對了,聽說二十一郎在武陵也被抓住了,估計年前就能押解到長安,最后肯定會去黃泉與大郎他們坐一桌。
有句話說得好‘胳膊擰不過大腿’,十三弟你聽哥哥一句勸,老老實實的做個養尊處優的親王挺好,就不要想著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了。”
李璬聞言更加郁悶:“我李璬也是遙領過安東都護、范陽節度使的人,我又怎么看的上區區一個衛尉少卿?我在乎的是面子!”
“面子值幾個錢?”
李璲摸起酒壺給李璬斟滿。
“經過幾個月的面壁思過,愚兄算是看清楚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能夠養尊處優那更是本事!”
“哎……”
李璬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十二哥說的似乎也有道理,咱們比起大郎、十六郎、十八郎他們還算是幸運多了。”
李璲夾了一口菜:“比我跟八郎也幸運多了,我已經被貶為庶民,老八在太安宮被囚禁。
你們就算不能做官,那也是大唐親王,享受著豐厚的俸祿,走到哪里都高人一等。
所以,十三弟千萬要對愚兄的下場引以為戒,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別說二郎讓李瑝做衛尉少卿,他就算要冊立李瑝做太子,也不管你的事,你只要吃好喝好就行!”
聽了李璲的話,李璬心情好了許多:“對了,我今天罵了李瑝一句陛下對他‘長兄如父’,不會招惹禍端吧?”
李璲不解:“長兄如父這句話自古以來就有,怎么能說是罵人?”
李璬端起面前的酒杯,“滋溜”一聲喝光,笑瞇瞇的說道:“我懷疑二郎提拔二十三郎出仕,和他母親盧賞月有關。”
李璲頓時來了興趣:“說來聽聽,愚兄還真不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