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過了上元節,長安城的年味逐漸淡去,從各地送進京城的奏折日漸增多。
早朝之上,身穿五爪龍袍的大唐皇帝居中端坐,聆聽各部官員的稟奏。
今天的早朝缺少了一位重量級人物,那就是中書令張九齡。
準確的說,應該是自從過完年之后張九齡就一直抱病在家。
根據太醫診斷,張九齡的病因是風寒誘發,但根本原因是急火攻心,內心郁結所致。
李瑛知道,張九皋的英年陣亡對年近七旬的張九齡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擊,年前他一直裝作若無其事的參加早朝,主持朝政,實則內心十分悲痛。
可能過年的假期讓他緊繃的神經松弛了下來,所以就有些茶飯不思,四肢無力,甚至因為風寒而咳血。
接到張九齡身體不適的消息之后,李瑛立即命令他在家休養,暫時停止手頭上的所有差事,安心在家養病,并要求太醫院全力為張九齡治病。
李瑛知道,在正常的歷史中張九齡病逝于開元二十八年五月,也就是公元740年。
雖然李瑛的穿越已經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但卻無法阻止歷史的車輪向前滾動,新年過后就進入了公元741年。
雖然現在還沒有“公元”這個稱謂,但李瑛卻知道下去千年之后,現在的“弘武四年”就是歷史上的公元741年。
當然,如果機會合適,李瑛并不介意讓這個紀年詞語提前一千年出現。
李瑛有點擔憂,張九齡的壽命不會到此為止了吧?
難道自己扇動的蝴蝶翅膀僅僅只讓這位大唐功勛延長了一年的壽命?
李瑛一大早就下定了決心,等早朝結束之后便去通化坊探望張九齡,表達關懷之意。
“諸位愛卿,有本速速奏來!”
李瑛收了思緒,提高嗓門問道。
兵部尚書李泌立刻捧著笏板,出列稟報今天清晨剛剛收到的軍事情報。
“兵部今晨接到消息,申王與杜希望據守揚州,與攻占滁州的田神功東西呼應。
又有王難得率部支援,兵力絲毫不在叛軍之下。
安慶緒、田承嗣等人屢攻不克,目前正在等待崔乾佑的增援。”
李瑛蹙眉詢問:“我軍在揚州目前有多少兵力?”
李泌舉著笏板道:“根據前線送回的情報,我軍在揚州城以及瓜州渡的總兵力大概有六萬左右。
另外,田神功率領麾下兩萬人馬攻占了滁州,有力的保障了我軍對揚州的錢糧供應。”
“那叛軍在揚州戰場有多少人馬?”李瑛又問。
李泌答道:“根據斥候刺探,叛軍方面有田承嗣的三萬人馬,安慶緒麾下的五萬人馬,以及正在返回潤州的崔乾佑所部,叛軍在揚州附近總兵力大概有十萬人馬。”
“我軍八萬,叛軍十萬,兵力相差無幾。
我軍守,敵軍攻,優勢在我。
給申王與杜希望寫信,告誡他們不要冒險用兵,穩扎穩打的消耗叛軍兵力,持續半年左右,叛軍定然崩潰。”
李瑛提高嗓門,做出了軍事指示,“給安徽布政使田仁琬、浙江布政使許萬年、江西省布政使房綰三人傳旨,要求這三省全力保障揚州戰場的糧草供應,不得有誤!”
侍中顏杲卿站出來領旨:“臣遵旨,早朝結束之后門下省即刻發出詔書。”
現在的唐軍和燕軍就像兩個正在比拼內力的高手,雙方在中原戰場上各自投入了三十萬左右的兵力,開辟了濟南、睢陽、揚州三大戰場。
目前三個戰場俱都呈現膠著態勢,不管哪方在某個戰場吃了敗仗,很可能就會帶來連鎖反應,導致其他戰場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
在濟南戰場,用兵慎重的郭子儀以守為主,率領十萬唐軍,憑借城池的優勢不斷消耗安守忠的兵力。
睢陽方面,仆固懷恩時而進攻時而后退,與史思明斗智斗勇,就算局勢處在下風,依舊死死拖住十萬叛軍。
濟南、睢陽、揚州就像棋盤上的三顆棋子,正在逐步合圍徐州,等三軍合攏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安史叛軍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