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瑛推出大唐寶鈔的時候,就曾經遭到許多官員的暗中抵觸,只不過在劉晏的出色表現之下被迅速化解。
但隨著天下承平,矛盾不斷積累,天知道什么時候大臣們會就會對皇權產生不滿情緒。
以李隆基之強硬,也曾經因為廢黜自己這位太子引起張九齡的強烈抵觸,甚至不惜以罷相離京為代價,也不肯屈服服軟。
在整個大唐的歷史中,相權絕不是對皇權唯唯諾諾,任憑宰割。
等自己將來廢黜李儼這個太子的時候,會不會也有一個張九齡一樣的宰相站出來抵制自己?
李瑛想到這里深表憂慮,更加感激張九齡的這番肺腑之言。
想要做一個盛世明君,手下確實需要一個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有能力、有格局,還能為皇帝著想,處事中庸的賢相。
在這一點上,顏杲卿確實不太符合。
他的能力雖然很出色,對大唐也忠心耿耿,人品也剛正不阿,但因為太過正直了,就缺少一些圓滑,若是讓他成為首相,恐怕等將來天下太平了大概率會與自己產生沖突。
武則天在位期間更換了六十多個宰相,李隆基在位先后起用了三十多個宰相,之所以如此頻繁更換,就是為了尋找一個既聽話又有能力,能夠平衡相權和皇權的人。
武則天窮其一生沒有找到,李隆基找到了,那就是李林甫。
可能對于大唐來說,李林甫是個奸臣,但對于李隆基來說,卻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宰相。
世人可以罵李林甫壞,但卻不能罵李林甫菜,能在性格多疑的李隆基手下擔任十九年宰相,李林甫絕非庸才。
縱觀整個唐朝歷史上,在能力與情商上勝過李林甫的宰相不超過兩只手,只可惜心術不正,終究成了奸臣的代表。
張九齡繼續說道:“故此,臣以為顏杲卿只能作為副相,決不可為正。”
“張相的話,朕記在心里了!”
李瑛頷首應允。
在大唐王朝,雖然被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之后就可以被稱之為宰相,但只有中書令才是真正的首相,掌管門下省的侍中可以視為“副相”。
“至于李適之,此人性格倒是圓滑,能夠左右逢源,團結同僚,也不會輕易得罪人。
但正因為不敢輕易得罪人,所以他無法堅持自己的原則,該強硬的時候不能強硬,害怕得罪門閥,擔心自己樹敵。
他這種性格也不適合擔任首相,不能幫助陛下中興大唐,也就只能做個輔相。”
張九齡端起瓷碗喝了幾口,滋潤下干涸的喉嚨。
站在床邊的張拯、張濟、張達三兄弟臉色幾乎都綠了。
老爹你這樣評價幾個當朝宰相,不怕得罪同僚嗎?
萬一你隔了屁,我們兄弟將來這仕途怎么走?
“父親,太醫囑咐你少說話多休息,還是不要再說了。”
張拯實在忍不住,開口提醒道。
張九齡摸了摸花白的胡須,笑道:“阿耶一直在等圣人到來,爾等怎能讓我閉嘴?”
李瑛雙眸微動,抬起眼簾吩咐站在身邊的吉小慶,以及遠處的呂奉仙道:“你們都下去吧,朕單獨與張相說話。”
“喏!”
吉小慶與呂奉仙會意,一起施禮退出了房間。
張九齡揮了揮手,攆著三個兒子離開:“你們都出去吧,讓老夫爽利的與陛下說說心里話……”
“是!”
張拯三兄弟對視了一眼,只能無奈的退出了房間,只留下君臣二人繼續探討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