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五日的輟朝,早朝在太極宮太極殿舉行。
李瑛身穿一襲玄黃色龍袍,頭戴袞冕,正襟端坐龍椅之上掃視腳下的文武群臣。
這還是李瑛入主長安之后,第一次在太極殿舉行早朝,兩百多名身身穿各色官袍的文武官員俱都面容嚴肅,身板站的筆直。
這是張九齡去世之后的第一個早朝,話題注定繞不開張九齡,首先由禮部尚書東方睿站出來宣讀了一些紀念其功勛的悼詞,隨后早朝正式開始。
“文獻公不幸病亡,實乃我大唐之損失。然天下未平,朕與諸位愛卿也不能沉浸于悲痛之中無法自拔。
如今中書令虛位以待,不可無主,朕決定自即日起由戶部尚書裴寬接任中書令一職,這也是文獻公對朕的臨終諫言。”
李瑛也不拐彎抹角,甚至不用征求文武百官的意思,直接了當的宣布提拔裴寬接任中書令職位。
裴寬心神一蕩,心中既驚又喜,急忙捧著笏板出列,跪地謝恩。
“承蒙陛下信任,文獻公舉薦,臣愿為大唐嘔心瀝血,庶竭駑鈍!”
這個結果讓滿朝文武有點意外,大部分人都以為顏杲卿會順利的替補,接替張九齡的首相之位,沒想到圣人選擇了裴寬。
至于是不是張九齡的遺言,已經不重要了!
如果圣人不想提拔裴寬,就算張九齡說什么都沒用,說到底還是圣人覺得裴寬能夠擔當此任。
裴寬調任中書令,那么戶部就缺少了主官,必須有人補上。
李瑛掃了腳下百官一眼,最終落在了少府監劉君雅的身上。
此人掌管少府監七八年,一直與財政打交道,而且屬于自己的太子黨嫡系,現在有坑位了,也該讓他上升一步了。
“自即日起,原少府監劉君雅調任戶部尚書,望你兢兢業業,勿負朕望!”
四十六歲的劉君雅喜出望外,急忙出列跪拜謝恩:“多謝圣人提攜,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樣一來,中書令有了,戶部尚書也有了,但負責鑄造金銀銅錢的少府監又缺了主官,還得繼續進行任命。
李瑛目光轉動,最終落在了榮王李琬的頭上。
目前三郎李亨擔任大理卿,四郎李琰擔任太常卿,五郎李瑤擔任國子祭酒,二十三郎李瑝擔任衛尉少卿,也該給素有聲望的李琬安排一個正式的差事了。
讓他去掌管大理寺,他覺得殺人血腥,那就去與黃金白銀打交道吧,當哥哥的也就只能幫你到這里了!
“自即日起,由榮王李琬擔任少府監一職,負責國家的各種貨幣鑄造印刷。”
李琬表情平靜的出列謝恩:“臣謹遵圣喻!”
任命完畢,接下來由各部官員陸續出列稟奏這段時間積壓的重要奏折,李瑛俱都一一做了裁決,隨后散朝。
李瑛剛剛回到含象殿,李白后腳就跟著前來稟報。
“啟奏陛下,臣的巡撫團隊已經組建完畢,打算明日清晨出城,巡視河東、河南等地,明天就不能來參加早朝了。”
李瑛頷首:“好啊,太白嫉惡如仇,有你巡視四方,足以震懾那些監守自盜,貪贓枉法的蛀蟲。”
李白又把行程做了個匯報,打算先從蒲津渡去河東,巡撫完了河東再去河南,最后去淮南,整個行程大概半年左右。
“是否需要給你們派遣一支錦衣衛隨行?”
鑒于李白上次在敦煌遇到了巨大麻煩,李瑛在琢磨要不要派遣一隊錦衣衛隨行,以加強對地方官員的震懾。
“那可是太需要了啊,臣手下的這支隊伍以胥吏為主,輔以差役,沒有多少戰斗力。
捉拿貪官毛賊還行,遇上強敵只有挨打的份,如果陛下能撥給臣一隊錦衣衛,此去定當如虎添翼!”
李白毫不客氣的同意了皇帝的詢問。
李瑛道:“那好,稍后你去一趟錦衣衛衙門,讓伍甲、陸丙撥給你一個總旗的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