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波總算過去,酒宴正式開始。
王昌齡作為東道主舉杯歡迎“采選團”的到來,希望他們能在山西省多選一些良家子進宮,好為三晉大地添彩爭光。
隨后,眾人開始三三兩兩的就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閑聊,包括安祿山遷都、揚州之戰、唐與吐蕃之戰等等,話題最后落到了太玄觀的案子上。
李白舉起杯中酒一飲而盡,侃侃而談:“根據我與蘇無名的推斷,五臺縣衙的結案有些草率,本官打算巡撫完了潞州下一個就去雁門郡,重點調查太玄觀道姑遇害案……”
吉小慶聞言不由得嚇了一跳,心中暗自思忖:“真是怕什么來什么,我得趕緊回一趟長安向圣人稟明此事,讓他阻止李白去五臺山。”
太玄觀的失火案也不是滴水不漏,真要是耐心調查,肯定能找到蛛絲馬跡,更何況李白身邊還有蘇無名這個斷案高手,如果他們以欽差的身份介入,保不準會出什么幺蛾子!
吉小慶不怕自己抵罪,只怕暴露了楊玉環的身份,破壞了圣人的計劃,那自己就百死難贖了!
見沒有幾個人附和自己的話題,李白便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招呼眾人開懷暢飲。
“諸位同僚都用力喝呀?你們這樣小口抿豈不是無趣?”
“我等酒量不行,豈敢與太白先生相比!”
但有李白在場,眾人不敢多喝,生怕他再去毫不留情的懟這位吉公公甚至把自己給懟了,宴會草草收場。
“多謝王布政使招待,咱家回驛館休息了!”
吉小慶拿著拂塵起身,若無其事的告辭。
李白坐在酒席上一動不動,嘴里不停地抱怨:“你們這些人酒量也太差了,不到一個時辰就結束了,既然這樣,還不如不喝。”
令狐承賠罪道:“我等豈能與太白先生相提并論?你留下來與王大人慢慢喝便是,下官不勝酒力,先行告辭!”
王昌齡親自把吉小慶、令狐承等一班人送出布政使衙門,再次叉手賠罪。
“吉公公啊,太白他喝了酒就是這個品性,還望公公莫要與他一般見識,莫往心里去!”
吉小慶笑道:“王布政使言重了,咱家與太白先生已經認識了五六年,早就摸透了他的秉性,又怎會生氣,告辭!”
隨后,吉小慶帶著令狐承等人返回驛館。
生怕吉小慶遷怒自己,令狐承回到驛館后就替他打抱不平,吐槽李白。
“這個李太白真是無禮,仗著才華目中無人,本官與吉公公情如兄弟,自愿讓你坐在上首,他偏偏站出來挑刺,真是可惡!”
吉小慶笑道:“令狐侍郎不必與他一般見識,此人仗著才華恃才傲物,去年巡撫隴右立下了功勞,現在又有些飄了。
咱們是來采選的,與他井水不犯河水,犯不著與他一般見識。”
“吉公公真是心胸寬廣,大人不記小人過!”
令狐承豎起了大拇指。
吉小慶又道:“咱們在潞州采選至少要待十日左右,咱家準備回一趟忻州故里祭奠先人,采選的事就有勞令狐侍郎多多費心。等咱家回來的時候,你我再一起確定最終名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