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薛銹拉攏了河東薛氏,提拔杜長生可以籠絡京兆杜氏,因此李儼毫不猶豫的向父皇請求任命杜長生為太子右庶子,李瑛爽快的同意了太子的請求。
而太子左庶子之位一直空缺,李儼計劃提拔韋堅的族人韋良昭為太子左庶子,目前已經在走程序。
韋良昭今年五十五歲,目前在刑部比部司擔任郎中,雖然職位不高,但他在京兆韋氏中的輩分極高,甚至韋堅要喊他一聲“叔祖”。
除了這三人之外,李儼又提拔長安縣丞裴潛擔任太子少詹事,秘書丞元載擔任右春坊中書舍人,起居郎崔佑甫擔任太子中允,原國子監主薄常袞擔任太子司直。
就這樣,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內,李儼成功的組建了自己的東宮團隊。
東宮班底組建完成之后,薛銹便張羅著為太子造勢,聯絡了一幫官員請求為東宮恢復“太子六率”。
在李治登基之前,太子一直擁有自己的親衛,那就是太子六率,分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在李建成、李承乾時期兵力曾經多達五六千人。
李瑛一直對大臣標榜自己要做出與李隆基不同的改變,要恢復祖制,不再像防賊一樣提防兄弟子侄。
現在一幫官員站出來請求恢復“太子六率”,李瑛不便直接拒絕,便以戰事激烈為由,只批準撥給左右衛率,每率五百人,總兵力一千。
至于左右衛率的主將則由李瑛任命,左率主將宇文斌,右率主將曹響。
雖然僅僅只給了一千人,并且主將也是由皇帝任命的,但作為大唐儲君的太子終于在時隔將近一百年之后,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軍隊。
上一位擁有獨立衛隊的大唐太子還是李治,那時候是公元643年,在李承乾、李泰相繼被廢之后,李治入主東宮,并執掌三千人的“太子六率”。
李瑛寬宏大度的做法獲得了朝野的一致稱贊,認為他不僅在武功上逐漸追趕太宗,在文治上也有了太宗的胸襟,大唐中興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再造盛世。
麗正殿內,身穿四爪龍袍的太子李儼居中端坐,十幾名東宮屬官分立左右。
“咳咳……”
李儼清了清嗓子,掃了眾屬官一眼,“諸位愛卿,你們對韋蘭狀告東方家族不法一事有何看法?”
李儼話音剛落,右春坊中書舍人元載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東方尚書是太子岳父,而韋蘭的兄長也是太子的岳父,兩家的爭斗應該與太子妃的更迭有關。
臣以為太子應該站出來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兩家握手言和。
如果兩位尚書能夠齊心協力的輔佐太子,在朝中為太子說話,那咱們東宮的權力勢必會扶搖直上!”
右庶子杜長生知道韋氏兄弟對東方睿恨得牙癢癢,就這樣化干戈為玉帛,韋堅肯定不愿意,自己這時候必須站出來替韋堅說話。
“東方睿與韋堅固然都是太子的岳父,但東方睿的族人犯下違法亂紀的勾當,圣人現在已經責令大理寺聯合御史臺一起調查,豈能因為太子一句話就罷休?”
“若東方睿真想大事化小,那就必須坦誠的向韋尚書認錯,并交出贓款,嚴懲違法亂紀的族人。如此太子才能出面調停,否則定會惹來包庇岳父的流言蜚語。”
李儼目光掃向身穿紫袍的薛銹:“舅舅,你看此事如何處置為妥?”
薛銹想了想,更加傾向于杜長生的提議。
“既然東方家族做了違法亂紀的事,那就得認錯挨罰。
太子最好讓太子妃去勸勸東方睿,給韋尚書認個錯,然后再抓幾個族人頂罪,想來這件事就過去了。
畢竟兩位尚書都是太子的岳父,若是斗的兩敗俱傷,對咱們東宮沒有好處。
若是兩位尚書齊心協力的支持太子,殿下的聲望定然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聽了幾個人的意見,裴潛、崔佑甫、常袞等人俱都支持薛銹、杜長生的意見。
“薛詹事的辦法無疑是最佳選擇,讓東方睿給韋尚書認錯,再抓幾個倒霉蛋治罪,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李儼點頭同意:“那好,寡人現在就去宜秋宮一趟,讓太子妃回家勸東方睿給韋堅認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