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過了半月。
在唐軍的南北合圍之下,叛軍在中原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目前能夠掌控的地盤僅剩下徐州、睢陽這一片,以及沒有太高軍事價值的泗州。
這讓史思明感受到了滅亡的危險,于是他不再與唐軍打游擊戰,開始亮出獠牙與唐軍正面決戰。
史思明親自坐鎮宋城,率領叛將史朝義、田承嗣、李懷仙、薛忠義、尹子奇、安慶佑、何千年在彭城、碭山、蕭縣、虞城等地與唐軍發生激戰,兩軍大小鏖戰十余場,互有勝負。
在這些戰役之中,碭山之戰雙方各自出兵三萬,史思明親自正面沖鋒,身先士卒,擊敗了郭子儀派出的南霽云,對唐軍予以重創,一舉奪回了被唐軍收復的蕭縣。
“嗯……是時候實行朕的斬首計劃了!”
在兩儀殿內,看完戰報的李瑛拍案而起,“馬上派人去軍中把李嗣業召來見朕。”
從洛陽來到長安七八天的黎敬仁已經適應了新職務,聞言俯首領命:“老奴馬上派人去召李嗣業!”
半個時辰之后,身高七尺的李嗣業身穿戎裝來到兩儀殿,叉手施禮。
“臣李嗣業參見陛下,不知陛下召臣來有何吩咐?”
“隨朕來!”
李瑛霍然起身,帶著李嗣業走到巨大的沙盤前,指著許昌道:“朕命你率領五萬人馬即刻趕往汝南郡治所汝陽,對將士們宣稱是要去徐州協助郭子儀圍剿史思明。”
李嗣業不解:“目前我軍正在徐州與叛軍鏖戰,難道不應該增兵支援嗎?”
李瑛笑著拍了拍李嗣業的后背:“不要多問,你按照朕的計劃行事,等你到了汝陽,朕就會派人向你下達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李嗣業只能抱拳領命:“臣遵旨!”
“那你預計多久能到汝陽?”
李瑛背負雙手,盯著沙盤問道。
李嗣業預估道:“根據沙盤來看,長安距離汝陽大概有一千兩百里路程,我軍按照日行六十里計算,最快能夠于二十日之內抵達。”
“半個月如何?”
李瑛猛地揪下一根胡須,“這支兵馬自組建以來,已經在長安操練了兩年,是時候給他們上上強度了,日行八十里,半個月之內抵達汝陽如何?”
“行!”
李嗣業不假思索的答應了下來,“臣保證半個月之內趕到汝陽,如超期抵達,甘受懲罰!”
“李嗣業啊李嗣業!”
李瑛踮起腳尖,費勁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家伙的身高超過兩米一,身高一米八三的李瑛站在他的面前就像個小學生。
“朕把你從四川調回來,就是為了這一戰,一場名垂青史的戰役,希望你莫要讓朕失望!”
李嗣業聞言喜出望外,眸子里燃起熊熊火焰,不能跟隨李光弼滅亡吐蕃的遺憾一掃而空。
“既然陛下這樣說,我李嗣業定當身先士卒,不負圣望!”
李瑛撫須微笑:“等你到了汝陽的時候,朕派遣的使者會手持朕的密詔等你。”
“臣遵旨!”
李嗣業再次抱拳,“既然如此,那臣就此別過,即刻率領五萬將士離京南下!”
晌午時分,長安城外響起悠揚的號角,屯扎在驪山、灞橋兩座大營的五萬唐軍列隊出發,頂著炎炎烈日向武關進發,一路上旌旗招展,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