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靈筠在夢中告訴李林甫:“我喜歡的人其實是你,是李隆基強迫我嫁給他,請你一定幫我殺了他,把我搶回來……”
迷迷糊糊中,李林甫忽然聽到耳邊響起急促的顰鼓聲,恍惚間還以為自己在做夢,直到被鼓聲與號角徹底驚醒,這才緩緩坐了起來。
“深更半夜,為何鼓聲大作,莫非唐軍殺了過來?”
一念及此,李林甫大驚失色,急忙吩咐管家李普出門打聽動靜。
南京城內人喊馬嘶,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聲音。
李普沒有宮里的太監打探消息快,李林甫還沒有等到回報,卻等來了宮里來傳旨的太監。
“陛下有旨,命李相即刻進宮議事!”
李林甫接完圣旨詢問道:“敢問公公,城外發生了何事?”
太監如實回復:“唐軍兵臨城下,根據能元皓將軍觀察,唐軍規模不小,至少有三四萬人,而且江面上還有源源不斷的船只駛來。”
“好好好,老夫馬上進宮!”
李林甫好言好語的將太監打發走,卻不急著進宮,而是一個人坐在書房發呆。
夢見死去的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方才的怪夢讓李林甫覺得自己大概是陽壽已盡。
“兵臨城下的人馬已經有三四萬,而且還有大量唐軍源源不斷的涌來,那規模少說也有七八萬吶!”
“看來安祿山的氣數也到頭了,這個優柔寡斷、鼠目寸光的武夫,怎么配做皇帝?”
“罷了、罷了,老夫今年已經快要六十歲了,死就死吧!”
想到比自己年輕十來歲的武靈筠已經下了黃泉,而李隆基也被軟禁在太安宮,李林甫浮躁的心情也就逐漸安定了下來。
反正十幾個兒子已經全部被自己送走,去了日本的去了日本,去了百濟的去了百濟,南京城內只剩下風燭殘年的自己與十幾個妻妾。
如果南京這次真的保不住了,那自己就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一念及此,李林甫走出家門,乘坐馬車趕往了去年由陳希烈修建的皇宮。
深夜子時,李瑛乘坐的龍船駛入船塢,在禁軍與錦衣衛的拱衛之下,李瑛帶著隨行的官員下了龍船。
在下船之前,包括王維、令狐承在內的官員紛紛勸他待在船上,不要涉足戰場,以免發生不測。
李瑛對此斷然拒絕:“李太白為了早日平叛,都已經進城坐內應了,朕豈能貪生怕死的躲在船上?
再說了,大軍還要在城下安營扎寨,朕是這支軍隊的主帥,自己躲在船上,豈不讓將士們恥笑朕貪生怕死?”
幾位文官還想再勸,旁邊的呂奉仙說道:“諸位同僚不必擔心,陛下也是親自上過戰場廝殺的人,又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之人,你們不必擔憂。”
“有我等在陛下身邊護衛,諸位就把心放肚子里便是,再說陛下也不會靠城墻太近,根本不用擔心危險!”
見李瑛態度堅決,眾大臣只好不再勸諫,紛紛跟著李瑛棄船登岸。
“把城門圍起來,不得放走一人,若被里面的人逃脫出來,軍法處置!”
在李嗣業的指揮下,唐軍迅速把南京的所有城門堵了起來,爭取來個一網打盡。
這是叛軍的都城,圍三闕一,不存在的,要的就是一鍋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