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對嚴莊的表現也給予了肯定,“難得你能看清局勢,朕便冊封為你鴻臚少卿,專門負責勸降叛軍將領。
你告訴李歸仁、崔乾佑他們,只要他們能像安守忠一樣解甲歸降,朕也會像對待安守忠一樣禮遇他們。”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嚴莊急忙跪地叩首,以額頭觸地,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恨不得為大唐皇帝肝腦涂地。
不知情的還以為這是一個大忠臣在謝恩,卻不知道一個月之前,跪在地上的這個家伙還是反抗大唐的叛軍宰相。
隨后,李瑛移駕前往應天殿,并讓吉小慶派人去把李白、王維、令狐承、韋芝、祖詠、岳斌、陸放等在金陵的官員全部叫來,正式接受安守忠的投降。
“對了,把申王也喊過來!”
李瑛也沒忘了數日之前來金陵面圣的李祎,讓吉小慶把他老人家也一塊喊過來。
應天殿是這座皇宮的正殿,長三十八丈,寬十二丈,氣勢恢宏,雕梁畫棟,原本的名字叫做“金鑾殿”。
李瑛嫌這個名字太土,便改名“應天殿”,既取順應天意的含義,也吻合了后世大明給這座城市定義的“應天府”這個名稱。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都在皇宮外面的府邸辦公的大臣們紛紛來到應天殿,只有金陵太守陸放出城巡視缺席。
須發皆白的申王李祎邁著大步,最后一個走進了大殿,周圍的官員急忙紛紛施禮參拜。
“見過申王!”
“拜見申王!”
李祎捋著胡須頷首還禮:“呵呵……諸位同僚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就在數日之前,坐鎮揚州的李祎總算處理完了手頭上的事情,于是他留下夫蒙靈察代替自己執掌兵權,自己乘船來到相隔不遠的金陵參拜大唐皇帝。
李瑛自然是熱情款待,答謝這位老皇叔攻破揚州的大功。
要不是李祎成功的偷襲揚州,也就不會給李瑛偷襲南京創造機會,說不定目前的局勢還在膠著之中。
論功勞,如果說李瑛是第一的話,那李祎就是第二,所以李瑛在皇宮內連續擺了幾天筵席,為李祎接風慶功。
李祎高興之余有些貪杯,但畢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喝多了之后身體有些不適,這兩天一直在驛館內休息。
“臣參見陛下!”
李祎彎腰施禮。
李瑛急忙起身攙扶,“皇叔快快免禮,在驛館中休息了這兩日,身體可是好些了?”
李祎撫須笑道:“好多了,讓陛下牽掛了,老臣往后可不能再貪杯了。”
“小慶,給皇叔搬一張凳子來看座。”李瑛扭頭吩咐一聲。
吉小慶答應一聲,麻利的搬了一張凳子,放在了丹陛的一側。
“皇叔請坐。”
“謝陛下!”
李祎也不推辭,道謝之后一撩長袍落座。
李瑛又吩咐禮部侍郎令狐承與內侍省知事吉小慶一起出門迎接安守忠,以表現自己的器重之意。
“臣遵旨!”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