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淮南戰事剛剛結束不到半年的時間,社會秩序尚未完全恢復,倘若得知農村某戶人家擁有這樣一筆橫財,那些心懷不軌的歹徒肯定會生出歹念。
畢竟搶劫普通百姓的難度比搶劫錢莊、大戶人家要輕松的多!
李白對于王維的建議深表贊成,立即召集尚未離開的受害女子向他們宣布關家村的這場滅門案,警告她們切勿掉以輕心,一定加倍提防,免得招來殺身之禍。
還有兩百多名受害女子尚未被遣散,聽了李白的話俱都花容失色,紛紛點頭。
“我們記住欽差的話了,回家后一定盡快搬進城內定居。”
李白又親自起草了一份公文,向淮南各地的郡縣通報發生在亳州鹿邑縣境內的這場滅門案,要求各地郡縣必須加強巡邏,打擊流寇,保障所有田神功一案的受害人,杜絕再發生此類惡性案件!
做完針對性的部署之后,李白這才帶著隊伍繼續向壽春出發,沿途將受害女子分別遣散回家。
今天已是十一月二十八,距離監斬田神功的日子只剩下五天,估計錦衣衛也快要把死囚押解到壽春了,已經不能再耽誤工夫。
兩匹快馬順著驛道一路疾馳,用了一天半的功夫抵達了登封縣大禹驛周家村。
為了掩人耳目,張小敬牽著馬匹在村外等候,蘇無名拿著一個算卦的幌子進了村。
周玉娥的身上疑點重重,蘇無名打算暫時不抓她,先觀察一番她的動靜,再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這個鎮子相傳大禹當年曾經在這里治過水,因此得名“大禹驛”,而周家村自然是因為村里姓周的人最多。
蘇無名費了一番功夫,在免費幫人算了好幾卦之后,方才有了一些眉目。
一個自稱周家鄰居的老翁道:“那周玉娥就是個浪蕩女子,年輕的時候跟著他夫家私奔也就罷了,生娃后回娘家遇上了一個相好的,從此便在婆家待不住了,每隔兩三個月便跑回登封偷人……”
蘇無名聞言精神為之一振,這樣就可以解釋關二郎與周玉娥經常吵架,周氏動輒跑回娘家的原因了。
“哦……這周氏偷的何人?老人家可知道?”
老翁搖頭笑道:“小老兒哪里知道這不要臉的女人偷的那個漢子?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又不曾親眼所見。”
“這周玉娥就在你家隔壁?”蘇無名又問。
老翁搖頭:“我家斜對門就是周元福的家,周元福是那不要臉女人的爹。但那周玉娥并不在家里住,聽說她在登封縣城有一處房子,每次回來都是到城里偷人。”
“那老丈可知道周玉娥住在縣城哪個胡同?”蘇無名再問。
老翁又一次搖頭:“又不是我閨女,我上哪里知道!話說先生為何對這不要臉的女人如此感興趣?”
蘇無名道:“實不相瞞,我在撰寫一本《風流記》,鞭撻那些不守婦道的無恥女人,聽說你們村的這個周玉娥就是這樣的女人,因此特來打探。”
“就該讓這種不要臉的女人遺臭萬年!”老翁聽了連連點頭。
蘇無名從袖子里掏出一塊碎銀子塞到老翁手里:“還望老丈提供下這蕩婦的住址,我去偷偷觀察一番她的相貌,以便如實還原人物形象。”
老翁愉快的收了蘇無名的銀子,起身道:“小老兒雖然不知道這無恥女人住在哪里,但張屠夫經常去城里給他送肉,我去問問。”
“有勞老丈了!”
蘇無名一臉期待的等候。
一盞茶的功夫之后,老翁返回家中,對在家里等候的蘇無名道:“我給先生問清楚了,這不要臉的女人就住在城內雨花巷中段,門前一棵石榴樹,黑色大門朝南。”
“多謝老丈!”
蘇無名謝過老翁,飛快的出了周家村,招呼張小敬一起上馬,順著路標直奔登封縣城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