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惟明話音落下,在場官員之中年齡最長的中書令裴寬站了出來,表情凝重的說道。
“諸位,少林寺的所作所為固然讓人憤慨,但這座寺廟有太宗文皇帝御賜的牌匾,上面寫著「禪宗祖庭」,為了表彰少林寺協助我朝平定王世充的功勞。
再者說了,少林之中也不一定全是壞人,總有一些虔誠的信徒,一刀切不見得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故此,臣以為應該分開處置,將那些違法亂紀的僧人以法繩之,讓那些真正的佛門信徒繼續參禪。”
“嗯……”
李瑛微微頷首,表面上未置可否,內心卻在思忖應該如何妥善處置這件事情,才能做到兩全其美?
畢竟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從西漢年間就傳到了中國,信徒眾多,而且也有一定的正面意義,如果完全否決不見得就是正確的選擇。
如果李瑛現在只是個普通人,那么肯定支持將少林拆除,甚至將佛門從中土驅逐,但李瑛是皇帝,必須慎重考慮,權衡利弊。
對于皇甫惟明與裴寬的看法,在場的官員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兩撥,顏杲卿、李適之、韋陟等人支持嚴厲打擊少林寺,甚至將這個寺廟拆除,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而韋堅、劉君雅、李亨、崔希逸等人則支持裴寬的看法,固然應該對少林寺的不法行為嚴厲打擊,但也應該給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剎留一條活路。
畢竟壞事是現在的這幫僧人干的,寺廟是無辜的……
就在兩撥人各抒己見的時候,禮部尚書東方睿帶著祠部郎中攜帶著資料匆匆趕到了太極殿,李瑛命祠部郎中當著在場官員的面做出匯報。
“根據我們祠部目前登記在冊的資料,全國各地共有寺廟兩千六百四十八座,總計僧尼二十八萬六千五百四十四人。”
祠部郎中手捧籍冊,當眾做了詳細匯報,“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位于洛陽府登封縣治下的少林寺,目前共有僧人四千七百三十六人。”
“那你們祠部可知道少林寺有多少俗家弟子?”
李瑛坐在龍椅上,凝眉詢問。
祠部郎中道:“回陛下的話,按照大唐律制,那些俗家弟子不在禮部統計范圍之內,由各寺廟自行發放度牒,自行造冊登記。”
李泌出列道:“根據臣暗中調查,這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超過了兩萬人。
窺一斑可見全豹,其他的寺廟固然無法與少林寺相比,但估計也不在少數。
全國兩千多座寺廟加起來,持有度牒的佛教信徒怕是不下于百萬!”
“諸位愛卿,朕打算這樣處置由少林寺引發的佛門危機,你們聽完后說說自己的看法。”
李瑛摩挲著漂亮的胡須,將自己的方案詳細道來。
“首先,取消寺廟免稅的政策,往后不管是寺廟還是道觀,只要耕種土地,一律按照田畝數繳納賦稅。”
“若如此規定,則可以杜絕各地的地主、劣紳把土地掛到寺廟名下,借此偷逃賦稅的行為。”
聽了皇帝的第一條方案,在場的官員紛紛支持。
“陛下圣明,這一招堪稱釜底抽薪,定然會遏制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提升國家賦稅收入。”
李瑛繼續說道:“第二,對全國所有寺廟的僧人進行考核,若對佛門沒有深刻見解,考核不及格的僧侶,無論男女,一律勒令限期還俗。如果抗旨不遵,全部發配邊疆修筑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