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將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攻城戰。
四十萬唐軍四面合圍,把十萬叛軍的空間一步步壓縮,逐步逼進城內,最終在滄州城外圍攏。
一望無際的營帳將滄州城圍的密不透風,鱗次櫛比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讓城內殘存的叛軍感到絕望。
半個多月的鏖戰下來,叛軍人數已經從十四萬銳減到了三萬,折損的士兵之中一半是主動向唐軍投降的,剩下的都是沒有退路的叛軍骨干。
就算向唐軍投降他們也是難逃一死,他們不愿意束手就擒,選擇放手一搏,和唐軍血戰到底。
滄州地處平原,一馬平川,唐軍可以從四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
唐軍的兵力超過了叛軍十三倍,況且距離年關只剩下不到十天,王忠嗣、郭子儀、仆固懷恩三大統帥開了一次會,決定強攻滄州。
說好了要把安慶緒的頭顱當做新年賀禮獻給大唐皇帝,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有心投降的叛軍已經在野戰的時候倒戈,剩下的都是冥頑不靈的頑固分子,沒必要再給他們抉擇的機會!
“明日清晨,卯時攻城!”
三人同時擊掌,約定了攻城的時間。
次日天色未亮,圍著滄州城綿延數十里的唐軍大營火把攢動,人聲鼎沸,密密麻麻的唐軍鉆出帳篷做著攻城準備。
不消半個時辰,四十萬唐軍很快填飽肚子,在號角的催促下列隊出營。
根據約定,由王忠嗣率部攻打滄州北城墻,郭子儀率部攻打東城墻,仆固懷恩率部攻打南城墻,而西城墻則交給了李欽麾下的三萬將士。
城墻上的叛軍一個個紅著眼睛,握緊了手里的兵器,臉上寫滿了視死如歸。
“攻城!”
王忠嗣親自擂響戰鼓,數百名鼓手同時跟隨,顰鼓聲直沖云霄,振聾發聵。
“殺啊!”
白孝德親自統兵,率領三萬精兵踩踏的煙塵滾滾,吶喊著直撲滄州城。
“沖啊!”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郭子儀麾下的大將南霽云也率領三萬唐軍殺奔滄州東城墻。
在南面領銜進攻的則是年輕的驍將李晟,他策馬當先,手持長槍,引領著三萬唐軍蜂擁而至,席卷城墻
相比于北、東、南三個方面,負責進攻西面的唐軍聲勢小了很多,李欽只派了六千人發起進攻,響應其他三個方向。
當然,王忠嗣、郭子儀三人也沒有指望李欽能夠提供多大的幫助,他只要能堵住西門,不讓叛軍突圍即可。
“殺啊,安慶緒快快投降!”
“沖啊,李歸仁速速開門受死!”
將近十萬唐軍如同過潮水一般逼進到滄州城下,發起了兇猛的攻勢,喊殺聲直沖云霄,響徹數十里。
“去你奶奶的,怕死的是孫子!”
“狗日的唐寇來吧,老子殺一個不虧,殺兩個賺一個!”
面對唐軍浩浩蕩蕩的攻勢,叛軍毫無懼色,在李歸仁、安太清、李庭望等叛將的率領下強硬反擊,負隅頑抗。
一時間滄州城上箭雨紛飛,殺聲震天。
唐軍先鋒部隊頂著盾牌,扛著云梯,冒著箭雨直逼城墻腳下,將一架又一架云梯豎起。
后面的弓步則排列著方陣向天仰射,用密集的箭雨壓制城墻上的叛軍弓弩手,掩護本方將士突圍。
除了地面上的弓箭手之外,唐軍陣中還有許多高達四五丈的井闌來回移動,上面運載著射術高超的神箭手居高臨下的朝城墻上放箭,殺傷守軍。
更有大量的霹靂車向城墻上投擲滾石,摧毀城防,將城墻砸的滿目瘡痍,硝煙彌漫。
三萬叛軍分布在四面城墻上,除了用弩箭殺傷唐軍之外,還使用滾石、擂木阻擋唐軍登城,甚至還啟用了威力強大的床弩車,對遠處的井闌和霹靂車發起進攻。
“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