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希望笑道:“阿耶有你母親她們三個,兒女成群,還納妾做什么?往后不納了!”
杜芳菲忽然嘆息一聲:“大哥戰死沙場后,咱們杜家就剩下四個男丁了,阿娘與二娘、三娘年齡漸長,女兒倒是希望阿耶再納個妾,讓咱們杜家人丁旺一點。”
“有你二哥他們兄弟四個就足夠了,阿耶不會再納妾了。”
杜希望毫不猶豫的否決了女兒的建議,“大過年的,咱們說點高興的事情,你去把幾位皇子喊出來與我這個外祖父認識一下。”
杜芳菲捂嘴笑道:“九郎還不到兩周歲,話都說不完整,十一郎才四個月,還在襁褓里哇哇哭呢,也就六郎能跟阿耶說說話。”
杜希望笑道:“不管多大,都領來讓我看看。”
杜芳菲當即起身趕往內殿,很快就左手牽著五歲的李馭,右手牽著路還走不穩的李馳,身后的乳母抱著四個月的李昶,浩浩蕩蕩的來到大殿。
杜希望一本正經的起身施禮:“臣杜希望拜見鄭王、彭王、鄧王三位殿下。”
“阿耶你這是干什么呀?”
杜芳菲笑著把老爹按回到椅子上落座,“除了六郎之外,九郎跟十一郎都不明白王是什么意思,千萬別這么多禮節。”
“那不行,孩子們雖然不懂,但我這個大臣卻不能失了禮!”
杜希望坐到椅子上之后嚴肅的說道,“以后你阿娘來了也要施禮,免得失了禮數,授人以柄。”
杜芳菲也不跟父親犟嘴,低頭吩咐兒子道:“六郎,快給你王父(唐代外祖父的正式稱謂)施禮。”
虎頭虎腦的李馭學著杜希望方才的動作,一本正經的道:“小王見過丞相!”
“丞相?”
杜希望頓時被弄得不會了,“王父不是丞相,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算是當朝宰相吧!”
杜芳菲笑吟吟的解釋道:“六郎天天跟著五郎混,整個一個三國迷,最為崇拜那常山趙子龍,想來他說的丞相是跟諸葛亮搞混了!”
聽到外孫把自己拿來與諸葛亮相比,杜希望心里暗自高興,雖然自知沒法相比,但情緒價值卻是到位了。
“呵呵……王父哪里有諸葛丞相的半點本事?哪怕有一成,我也算是沒有負了陛下的知遇之恩!”
杜芳菲道:“阿耶也不必妄自菲薄,你這四年為大唐平定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輔佐陛下登上龍椅,堪稱功勛卓著。
依女兒之見諸葛丞相沒你功勞大,畢竟他五伐中原都失敗了,而父親卻是重興大唐的功臣。”
杜希望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談興正濃:“唉……女兒這話不多,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諸葛丞相那種局面就算換了韓信、白起,也未必能夠復興漢室啊!”
站在這個名字一點都不好聽,把相宰了還有活路嗎?還是丞相好聽!”
“哦……”
杜希望被外孫的這番話弄得有些哭笑不得,剛喝進嘴里的茶水差點噴了出來。
“說什么呢?”
杜芳菲頓時板著臉教訓兒子,“過了年你都五歲了,再敢這么口無遮攔的胡言亂語,看阿娘罰你不罰你!”
杜希望笑著放下茶盞:“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六郎今天四歲,明天才五歲呢,莫要計較、莫要計較啊!”
杜芳菲卻一臉嚴肅的訓斥兒子:“說錯了話就要懲罰,為娘罰你回去抄二十遍《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