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笑著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愿意干,但朕相信在全國普及免費教育,建設醫院之后,應該會讓許多人自覺地去官府登記。”
杜甫高興的道:“陛下的這兩項政策好啊,既可以利國利民,又能摸清楚那些隱匿不報的人口,可謂一舉兩得。”
李瑛又問:“子美回來的這么快,張巡到任了?”
“張巡嫌軍隊走得慢,把兵馬交給副將統帥,自己帶了千余騎兵提前抵達了貴州。”
杜甫如實稟報,“自從去年秋季以來,南詔人頻頻入境滋事,打傷搶劫我大唐子民,邊境日益緊張,臣為此寢食難安。”
“估計那皮邏閣收了吐蕃人的好處,擔心唇亡齒寒,所以才頻頻騷擾邊境,朕此番派張巡帶兵接替你,就是為了收拾這幫南蠻子!”
李瑛冷笑一聲說道,“吐蕃滅亡之后,下一個亡國的就是他南詔國!”
杜甫拱手:“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酣睡,陛下圣明!但南詔境內叢林遍布,瘴氣橫生,毒蛇出沒,我軍想要對南詔用兵還是應該謹慎,不可操之過急。”
李瑛聞言忍不住嘆息一聲。
“唉……要收復這些蠻子也不容易,當初的諸葛孔明七擒孟獲也沒有讓他們真正歸心。”
杜甫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想要統治南詔人必須在那里設置官府,遷徙漢民,實行漢胡雜居,才能一步步馴化。”
“但要徹底統治南疆,馴化蠻族,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經過歷朝歷代持之以恒的洗禮開化,讓這些蠻人接受中原的文化,才能心甘情愿的做大唐的子民!”
李瑛發現杜甫還是有相當高的政治見解,并不是百無一用的書生,給他一個平臺,他還是能夠迅速成長的。
杜甫的這番話翻譯成白話就是:想要真正統治南詔地區,也就是李瑛穿越前的云南、緬北、老撾等地區,靠一代人、一個皇帝是做不到的,必須持之以恒經過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洗腦才能讓他們接受中原的文化。
李瑛霍然起身,感慨道:“杜卿所言極是,朕能做到就是盡朕所能,將這些蠻荒之地納入版圖,馴化的事情那就留給以后的子孫了!”
頓了一頓,李瑛又道:“鑒于與南詔的關系緊張,故此朕派了張巡統兵接替你,并聯合安南都護夫蒙靈察對南詔形成夾擊的態勢,那邊的事情往后你就不用管了。
自即日起,你就擔任文教令,執掌文教局,在全國建設十萬個學堂,供老百姓的子女免費讀書。”
“臣一定庶竭駑鈍,不負陛下的期望!”
杜甫急忙彎腰謝恩。
看得出來,他還是非常喜歡這個職位,臉上露出了發自心底的笑容。
李瑛接著道:“不過呢,這文教局剛剛組建,雖然已經選好了衙門,但官吏目前只有從國子監、禮部、翰林院分配過去的百十人,往后需要你自己組建挑選,初步將部門人數固定在一千人左右吧!”
杜甫領命:“臣遵旨!”
終于在杜甫的臉上看到了意氣風發的表情,李瑛很是欣慰。
在自己的手底下,盛唐的這幫詩人們算是獲得了大展宏圖的機會,李白爬到了正二品的御史大夫位置,高適目前在蒙古擔任大都護,王昌齡在山西擔任布政使,岑參在四川擔任布政使。
王維也做過太原尹、太府卿、中書侍郎,現在又改任掌管全國醫療衛生的醫衛令。
杜甫先擔任秘書監,又調任貴州布政使,現在改任文教令,還有崔顥也擔任過安南都護。
這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一個個官員亨通,要么就是當朝重臣,要么就是封疆大吏,堪稱是詩人們政治地位最顯赫的一個年代。
就在這時,李瑛忽然想起了另外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好像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注意到他了,這家伙現在在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