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重七斤九兩,一看就是人中龍鳳。”
“好好好,果然有點像朕!”
李瑛象征性的夸贊了幾句,吩咐吉小慶給兩個穩婆看賞。
沈珍珠前年冬天給李瑛生下了一個女兒,這讓一向爭強好勝的她耿耿于懷,現在終于如愿以償的生下了兒子,自然讓她心花怒放,臉上的笑容掩藏不住。
“請陛下給十三郎賜名。”
床上的沈珍珠笑靨如花,開口請李瑛賜名。
李瑛感慨道:“哎呀……想不到朕已經有十三個兒子了,時間過得真快!”
思忖了片刻之后,李瑛給這個剛剛出世的兒子想好了名字。
“十三郎就叫李安吧,往后提起他的名字,朕就知道在他出生的這一年我大大唐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國內再無戰事。”
李瑛第一個念頭其實想給兒子取名李泰的,但又一琢磨跟老祖宗李泰同名,那可是犯忌諱的事情,這才給他取名李安。
“多謝陛下給十三郎賜名!”
沈珍珠在床上謝恩。
大明宮目前已經有兩個妃子,李瑛暫時不想再擴充名額,要給其他嬪妃留下晉升的希望,她們才會好好表現,所以并沒有晉升沈珍珠為妃。
“吉小慶啊,給沈昭媛賞賜一百兩黃金,以示嘉獎。”
既然沒有把沈珍珠晉升為妃子,肯定要多給一些賞賜,“另外加上一百匹絹、兩百匹帛。”
沈珍珠也沒有急于爬上妃子的高位,畢竟自己的資歷與出身還不能與崔、杜二人相比,想要成為四妃之一,尚需繼續努力。
“陛下能不能賞賜給臣妾一點榴蓮?”
沈珍珠躺在床上抿嘴笑道,“內侍省只送了十個過來,臣妾給身邊的人分了一圈,最后就只剩下了兩個,臣妾還沒吃夠呢!”
“小慶啊,再給綾綺殿送二十個榴蓮過來。”
人家給自己生了一個大胖兒子,李瑛當然不會吝嗇區區幾個榴蓮,臨走的時候不忘提醒沈珍珠一句,這玩意吃多了上火,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隨后,李瑛離開了綾綺殿,前往含象殿下榻。
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夜晚,大明宮內一邊歡喜一邊愁。
蓬萊殿內彌漫著草藥的味道,徐福慧帶著十幾個宮女跑前跑后的伺候,李健夫妻則衣不解帶的在旁邊伺候。
而綾綺殿內則喜氣洋洋,在殿內當值的宮女、太監俱都因為皇后生下皇子揚眉吐氣。
沈珍珠心里高興,給下人們每人賞賜了二兩銀子、一匹布,并讓宮女們在殿內開小灶加餐,美美的填飽肚子。
此后的幾天,大明宮的嬪妃們又忙活了起來,既要去蓬萊殿安慰皇后,還要來綾綺殿給沈珍珠道喜,恭賀她給圣人產下皇子。
但薛柔在悲痛與疾病的夾攻之下高燒不退,一連三天未能進食,整日昏昏沉沉,看起來已經是命懸一線。
面對這種情況,李瑛也有些束手無策,召集了太醫院的十幾個太醫來為皇后會診,希望能將她從鬼門關拉回來。
太醫們在觀察商量了半天之后,由為首的湯濟世稟報道:“啟奏陛下,皇后……怕是過不去這一關了,請陛下心中有個準備,免得急壞了龍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