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林寶玉轉身而去。
片刻之后,王忠嗣大步流星的來到書房,躬身施禮:“臣王忠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義兄快快請起!”
李瑛急忙親自起身攙扶王忠嗣,“想不到義兄竟然親自從幽州返回來吊唁皇后,我想她九泉之下一定會感到欣慰。”
“世事無常,陛下節哀順變啊!”
王忠嗣一臉惋惜,“臣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皇后今年只有三十三歲吧?紅顏命薄,實在太可惜了。”
李瑛無奈的道:“皇后是個賢妻良母,但可惜大郎讓他失望了,可以說皇后的死,大郎有一半責任。”
“過去的事情陛下就別想了,看開一點吧!”
王忠嗣說了一些寬慰李瑛的話語,又把北方的戰事做了個詳細稟報,最后從懷里掏出一封書信呈上。
“臣這次從幽州回來,除了吊唁皇后之外,還為了向陛下稟報此事,請陛下過目。”
吉小慶上前接過來,再雙手轉呈給李瑛。
“這是誰的書信?”
李瑛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陛下看完就知道了。”王忠嗣道。
李瑛端詳了下手里的書信,只見信封不同于大唐的樣式,看起來像是渤海國那邊的產物,而且信封已經被拆開。
李瑛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信箋抽出來,只見上面的內容卻是字跡娟秀的漢字。
這年代的漢字風靡東亞,不僅渤海國使用漢字,而且新羅、日本、百濟、南詔、吐蕃等國家也都在推廣漢字,所以渤海人使用漢字并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書信的起草人自稱是渤海王大武藝,書信是寫給安守忠的,內容是為了策反安守忠,勸他再次反叛唐朝。
大武藝在書信中向安守忠分析了利弊,說李瑛現在不殺他只是為了利用他翦滅渤海國,等渤海國滅亡之后就是“兔死狗烹”的下場,他的義父安祿山也難逃一死。
大武藝希望安守忠能夠再次反叛大唐,與渤海軍聯合夾攻幽州的唐軍,到時候二十萬大軍一起南下,一定能夠殺王忠嗣一個措手不及。
等拿下河北之后,渤海國愿意與安守忠平分河北,并繼續承認他為大燕皇帝,繼續高舉反抗大唐的旗幟。
“嘶……”
李瑛看完之后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封書信哪里來的?”
王忠嗣拱手道:“臣派出去的斥候在柳城地區捕獲了渤海國的使者,從他身上搜出來的。”
李瑛捻著下巴道:“那你怎么看這件事?”
王忠嗣拱手道:“陛下,有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安守忠本來就不是漢人,而且還認安祿山做義父,一度被封為叛軍的秦王,想必野心勃勃。
臣認為他之所以答應投降陛下,乃是被逼無奈。
現在他手中掌握著遼東的八萬兵馬,副將田承嗣、田乾真又都是叛賊出身,可以說朝廷對這支兵馬的缺少掌控。
一旦安守忠再次反叛,與大武藝聯合作亂,那河北將會陷入危機之中。
臣這次從幽州返回京城,除了吊唁皇后之外,就是為了請陛下降旨鏟除安守忠,換臣的副將王思禮或者白孝德去掌管這支兵馬。”
“這樣嗎……”
李瑛捻著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