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后的葬禮總算結束了,長安城重歸寧靜,繁華的都市又恢復了昔日的忙碌。
把母親下葬之后,李健返回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妻子王彩珠趕往岳父家中作客,并帶了豐厚的禮物。
太子女婿登門,王忠嗣自然要隆重款待,便派人去邀請私交最好的忠王李亨,以及摯友皇甫惟明、韋堅三人前來作陪。
從小到大,要問李隆基的兒子之中哪個與王忠嗣關系最好,自然是李亨無疑。
因為皇后正在舉行國葬,王忠嗣回京之后也沒有機會與李亨小聚,此刻得到邀請,李亨欣然前來赴宴。
皇甫惟明最好的朋友是韋堅,除了韋堅之外就是王忠嗣,他與王忠嗣也已經好幾年不見,受邀之后應邀而至。
只有韋堅推脫身體不適,謝絕了王忠嗣的邀請,并說改天在家中設宴給王忠嗣賠罪。
這讓王忠嗣有些不爽,覺得韋堅不給自己面子,便對李亨與皇甫惟明抱怨道。
“北方天氣轉暖,我明日就得返回幽州了,哪里還有時間等著韋子全請客?
今夜誠心相邀,卻被謝絕,看來他沒拿我王忠嗣當朋友啊!”
李亨賠笑道:“他不來便不來,少他一個不少。”
皇甫惟明替好友辯解道:“忠嗣勿要見怪,子全上元節的時候感染了風寒,病的好幾日無法下床,至今偶有復發。
他與忠嗣多年不見,肯定想要與你把酒言歡,如果不是身體抱恙,他肯定不會缺席。”
坐在一旁的李健卻是心如明鏡,他知道韋堅大概是怕見到自己尷尬,所以找了個理由推脫。
畢竟兩個月之前他是太子岳父,時過境遷,他的女兒守了寡,自己成了新太子,估計他不想跟自己走的太近。
酒宴開始之前,王忠嗣說了一些安慰李健的客套話,都是些“人各有命”、“節哀順變”之類的話語,李亨與皇甫惟明也在旁邊附和。
李健連聲答應:“岳父請放心,小婿一定會振作精神,做好大唐的儲君,為父皇分憂解難。”
王忠嗣又對李亨說道:“李儼是你的侄子,二郎也是你的侄子。
雖然李儼的兩個妾室都是你的外戚,但咱們兄弟關系也不差。
如今我王忠嗣的女婿做了太子,你可要一視同仁,該幫襯的時候一定要幫襯。”
李亨笑著舉杯:“呵呵……忠嗣這番話見外了,孤對于兩個侄兒自然會一視同仁,該幫忙的時候絕不含糊。”
王忠嗣又對皇甫惟明道:“我知道惟明你跟子全是生死之交,但你我關系也不差,你可不能只幫他女婿不幫我的女婿。”
“呵呵……忠嗣這話言重了,兩位太子都是大唐儲君,我皇甫惟明身為臣子豈能區別對待?”
皇甫惟明舉杯回敬王忠嗣,仰頭一飲而盡。
坐在上方的李健心中暗自竊喜,這就是有個有權有勢岳父的好處,他能為自己開拓人脈,組建關系網。
“三叔,皇甫尚書,往后還請多多提攜,孤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多多批評指正,孤一定聞過則改!”
李健起身向李亨與皇甫惟明敬酒,“孤在這里借花獻佛,借岳父的酒敬兩位一杯。”
。。。
“太子言重了!”
李亨與皇甫惟明紛紛舉杯回敬,相談甚歡。
酒過三巡,王忠嗣又道:“李儼做太子的時候,陛下讓他主政東宮,還給了左右衛率。
如今二郎做了太子,理應一視同仁,我希望兩位找個機會向陛下奏請此事,讓二郎搬進東宮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