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驚訝,這個他真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有調查來的消息,消息上是這么說的。
王源嘴角帶起一抹嘲諷道:“那樣的學問就能被尊為大儒,還是學生半滿朝堂的德高望重之人,最主要的卻還只用了短短幾十年時間?!
你們好好想想吧,要不是孔大儒藏拙,就全部都是假象!
臨沂古家,商丘李家,山西徐家,哪一家不是累世的書香之家,可都也沒有這個名頭呢。”
聽風被震驚得不輕,就連守在外面的暗衛、親衛們一個個都驚訝得不行。
公子的口氣真大!
但仔細想想,又好像說的很有道理。
學問和武功某種意義上是一樣的!
十年寒窗苦讀,最快十八歲金榜題名,做官都要二十年才能站到朝堂之上,做學問更要幾十年才能著書立說。
靠收學生揚名的,那也得等到學生功成名就才行!
一兩個有成就的學生,可沒臉稱自己的老師為大儒的!
所以,孔大儒是怎么在二十年前、才四十歲左右的年齡,就得了大儒這樣的稱謂?
眾人思忖著,王源嘴角勾起似笑非笑的弧度,不就是冒名嗎?
“這軟飯吃的可以呀!”
頓時,所有人都看向王源,軟飯?
誰吃軟飯了?
王源一點兒也沒覺得自己的話有多么天馬行空,讓聽到的人不是抓耳撓腮地想,就是一臉懵地自我懷疑。
只沉沉地陷入自己的沉思中。
若是冒名的話,那說明孔大儒的那名夫人手底下,至少有好幾個學問不輸于大儒的文士,才能在短短時間內把孔大儒打造成大儒的模樣。
手底下有好幾個大儒?
王源一下子感覺有些冷,皇帝手底下有幾個大儒他不知道,但幾個大儒都聽命于一個女子,這事就大了。
王源被自己腦子里想到的事情嚇住了,也不敢開口讓聽風他們給他查消息。
只道:“你們去把侯爺書房里關于歷史的史書都給我搬來,這幾日,我要好好讀書,學史。”
所有人都一副牙酸見鬼的表情,研究吃軟飯還要查書?
查的還是史書!
怪不道公子的學問在大魏都能首屈一指的,這看書的方式就和一般人不一樣!
暗衛搬來了厚厚一沓子書,王源眼也不抬直接拿過來就看,眾人抿著唇退走。
這么多書,夠看好久了,可以找師傅練兩圈。
只是轉眼間就懷疑眼睛了,公子翻書的速度要不要這么快?!
以這個速度,不等自己練兩圈,這沓子書就被看完了!
暗衛們默默地走開,然后以最快地速度沖向師傅的院子,不管了,先練兩圈再說!
不然總感覺轉眼間就要被公子淘汰的擔憂越來越重!
這可怕的讀書天賦,羨慕不來,但能不能別隔三差五地給自己們這么大的緊迫感?!
聽風默默地退下,臨出門時王源的聲音傳來:“盯緊朝堂的風聲,探聽王大人的應對。還有,那彈劾王大人的御史是誰的人?”
聽風轉身回答:“王大人是受了王沛冉的連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