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于錢剛三不五時塞來的幾個人,雖然不愿意,但好歹能掙個幾十文,也算個貼補。
可每次被塞過來的這些看上去人模人樣的學子,基本上最后都被茂縣令給請走了。
至于是好事還是壞事,以馮老頭幾十年和村長一家同住一個村的了解,八成沒好事。
不過,馮老頭連自己家都顧不上,能多那個嘴?
可今天這書生居然如此友善,還給了額外的飯錢。
馮老頭木著手,將一枚枚銅錢數了一遍,居然有三十八文!
三十八文那得吃些啥好東西?
馮老頭轉身往屋里走去,大聲喊著,不知是激動還是急切,聲音都有些劈叉:“兒媳婦,快做飯!把過年留下的臘肉煮上!”
三十八文呢,明日就能去集市上抓幾只小雞仔養起來了!
一個婦人在屋內應了聲,忙忙跑出來,見到王源又縮回了半個身子:“爹,今兒沒下地,真做飯啊?”
馮老頭沒看他,朝著屋里喊:“三丫、四丫,快幫你們娘做飯,熬一鍋糊糊,多放點兒野菜。”
王源較有興致地看著突然之間熱鬧起來的院子,連聽到菜糊糊也沒有多余的表情,自顧找了個小板凳坐了下來,這樣的生活自己熟。
馮老頭一陣吩咐,完了后一轉頭看到王源主仆兩個居然愜意的坐在院中,看著自家光禿禿的院子看的興致勃勃。
馮老頭撓了撓頭,讀書人的腦子和莊稼人長得就是不一樣。
眼睛盯著王源一身淺藍色的錦袍看了又看,這就是書生袍嗎?
真好看,不知道驥才穿上是啥樣?
王源和阿十靜靜地坐著,早春天氣,日落后溫度降得很快,可看著這主仆二人好像一點都不懼傍晚的寒涼,讓簡陋的小院一下子亮彩起來了。
馮老頭看著看著,一錯眼,仿佛看到了自家孫子就這樣坐著,褪去了浮躁,從容地坐于天地間,突然就覺的鼻根發酸。
“驥才……”
王源轉頭,笑著問:“老人家家里也有個我這么大的孫兒?”
馮老頭叫出了口一下子就回神了,也慌了,這可是唐突貴人了。連忙道歉道:
“公子莫怪,老頭一時眼花,將你看成了我那孫子,他可沒有公子這樣的風采,若哪一天能若公子這般、這般……”
馮老頭詞窮了,本來就沒讀過書,一詞窮就更急了,一雙粗糙的大手隔空將王源劃拉來劃拉去的,就是說不出話來。
王源笑了,多樸實的老人啊。
“老人家莫急,你那孫兒也是讀書人?”
馮老頭終于能說了,趕緊道:“是啊是啊,我那不成器的孫兒今年十八了,兩年前中了秀才,可老漢沒能耐,供不起他去書院讀書,至今沒著沒落的,只會惹禍。”
說著,就撩著袖子擦眼睛。王源笑了一下,時下說起自家兒孫鮮有夸獎的,出口的莫不是“孽子”就是“犬子”的,如馮老頭這樣的說法,已經表示這孫兒是個十分出息、且被長輩看好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