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端起白瓷碗,輕輕攪動著碗里蓮子偏多的銀耳羹,緩緩道:“陛下應該是遇到大事了,朝中能用的人不多。”
緩了口氣,嘆道:“他那身子,唉!時間過得應該再快點兒。”
桂嬤嬤聽得一臉的懵,不是應該慢點而過才是,陛下的身子最多能支撐到入夏,不到三月了。
快點而過,那還了得?
桂嬤嬤隨口回應:“朝中變故接連不斷,可六部官員都在位,還比,咳咳咳,一個個的都是有能力的,娘娘不需擔心。”
太皇太后斜了眼桂嬤嬤,道:“是啊,六部有能人,可為什么陛下沒招六部尚書入宮共同商議呢?”
桂嬤嬤皺緊了眉:“這……”
太皇太后放下碗,繼續拿起筆臨帖,必然是犯事的人身份貴重。
顧太傅?
以陛下如今的身體,以及宸兒的能力,想辦顧太傅,可是千難萬難的呀。
這夜,坤寧宮燈火通明一直到四更。
泰安宮的燭火燃到了三更。
西山陋室里的燭火早早的就熄了,王源裹了裹帶來的棉被,山中的夜晚真是夠冷的,明日得給父親加一床棉被。
第二日下午,聽風傳來了消息:今日早朝,宣布了一件大事,顧太傅被拿掉了春闈主考官的資格,由禮部尚書廖經和翰林院掌院馮大人共同擔任主考官。
春闈試題也緊鑼密鼓的重新擬定,主考官和各位考官散朝后直接入住貢院,家丁仆從一個都不許帶,直到春闈結束,放榜前。
王源挑了挑眉,道:“可有人找過我?”
聽風眼睛閃了一下道:“宮里沒宣。”
王源自嘲笑了一下,還是自以為是了,跑那么快,還以為陛下會著急找他呢。
聽風看著王源嘴角的笑有點兒心情難過,接著道:“不過侯府倒是有不少人拜訪。”
王源揮揮手道:“繼續關注京城動靜,包括各府邸動向,城內三教九流也要有咱們自己的人。”
聽風點頭,三教九流啊,那得書硯出手才行。
目前京城內的上層官員及家眷有綴錦樓和青蚨酒樓摸查,下層官員有臨水閣。
官員家中的二世祖有百花樓,清貴文人之間的消息有忘機樓和綴錦樓。
還是差了點,最好得再有個更高檔的花樓、多開幾個茶樓等等多元素消息收集點才好。
內宅的消息更是差了許多,綴錦樓雖然對女客開放,但外出聽戲聽說書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大家主婦或閨秀,這些人在外面說話那更是滴水不漏。
若是漏了什么,那必然是她們想要漏出來,設的什么局,還八成不是好局。
所以不但指望不上綴錦樓,還得防著這些愛設局的婦人借著綴錦樓生事。
所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