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開始推行改革,強調平等對待每個人,不論其地位和財富。他還采取措施減輕百姓們的生活負擔,例如降低賦稅和提供公共福利。這些改革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贊揚,但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和反對。
阿爾泰開始思考如何讓利姆魯城市更好地發展,他推動科研項目的開展,提高城市的科技水平。他還提出新的經濟發展計劃,促進城市的經濟繁榮。阿爾泰的改革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幫助,包括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和組織。他們與阿爾泰合作,推動一系列改革和發展,讓城市變得更加繁榮、和諧和美好。
但有些人不會允許阿爾泰如此辦事。一周后,第一批貴族軍團一千名騎士趕到,盡管對方沒有攻城,卻在清理周圍的百姓,這些騎士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比強盜土匪還要恐怖。
阿爾泰得知貴族軍團抵達的消息后,陷入憤怒與憂慮之中。他深知這些貴族騎士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百般刁難,欺壓百姓。為此,阿爾泰立即部署軍隊,準備與貴族騎士展開殊死搏斗。
然而,阿爾泰也深知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抵擋貴族騎士的威脅。于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凝聚民眾力量,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革命軍,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阿爾泰深知,要想取得勝利,必須聯合其他城市的領導者,尋求更多的支持和援助。為此,他積極與其他城市的領導者取得聯系,希望他們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抗貴族騎士的威脅,為民眾謀求更大的幸福和繁榮。
隨著戰爭的持續,越來越多的貴族騎士加入戰爭,使得阿爾泰力不從心,難以招架。持久的戰斗也讓革命軍大傷元氣,許多人開始質疑阿爾泰的領導能力,一切都讓阿爾泰身心疲憊。
然而,阿爾泰并沒有放棄。他深知這場戰爭的殘酷和艱難,但他也深知只有不斷拼搏,才能為民眾贏得未來。在此后的一個月中,阿爾泰依然堅守在戰場上,帶領革命軍奮勇向前。
……
“阿波羅閣下,我們在洛克鎮不是安居樂業嗎?為何要離開呢?還要勸說那些居民撤離。”布爾特滿頭霧水。
運回物資的第二天,阿爾法就命令所有人起程,準備前往利姆魯北方的塔古拉山山口。
“塔絲麗團長,請您給大家解釋一下吧。”阿爾法懶得解釋,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塔絲麗,未來的利姆魯前線指揮官。
“大家請看地圖。”塔絲麗展開地圖,方圓五十里被她重新標注得十分精準。
“這里就是利姆魯,未來幾個月,相信各大貴族都會密切注意這里的動靜,陸續會有貴族騎士到來。這些人雖說騎士,其實就是強盜土匪,他們不會區分誰是敵誰是友。所有擋路的都是他們的敵人,都是被清洗的對象。而洛克鎮就在利姆魯一線,首當其沖,這就是我們要離開的原因。”塔絲麗心里清楚阿爾法離開的原因。
“至于為何選擇塔古拉山山口,而不是其他地方?”阿爾法問道。
“阿波羅閣下,利姆魯是法塔利亞北方重鎮,北門就是波多士。雖說我們不用擔心波多士的進攻,但不能不防。只有塔古拉山山口地形復雜,我們可以防御來自一面的進攻。萬一守不住,我們也能隨時撤入山中,借助地形屏障抗擊敵人。”當然,另一個原因就是塔古拉山現在在阿爾法手中,他可以毫無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