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奧斯曼帝國為了維持自身的運轉與奢靡生活,對附屬國展開了大規模的殘酷壓榨。在這高壓統治下,許多附屬國已然瀕臨破產的絕境。奧斯曼帝國采取的是一種近乎瘋狂的策略,所到之處,破壞一切、搶奪一切,就如同在希臘所做的那樣,妄圖通過讓這些附屬國衰落甚至滅絕,來確保自身的長治久安。在他們眼中,所有的殖民地和附屬國,都不過是可以隨意舍棄的棋子,唯有蘇伊士運河,是絕對不能失去的核心要地。
蘇伊士運河,這條貫穿地中海與紅海的黃金水道,堪稱國際航運的生命線。它緊密連接著歐洲、亞洲和非洲,是三大洲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每年,無數滿載著各類貨物的商船穿梭于此,從香料、絲綢到各種工業制成品,這條運河承載著巨額的貿易量,為奧斯曼帝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與資源。
一旦失去這條運河,奧斯曼帝國的外部支援將至少銳減一半。這對帝國經濟而言,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收入的大幅減少,必然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財政赤字會迅速攀升,政府的財政狀況將陷入極度窘迫的境地;通貨膨脹也會隨之而來,物價飛漲,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失業率更是會急劇上升,大量民眾失去工作,社會矛盾將被徹底激化。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政府將被迫面臨艱難的抉擇。要么削減軍費開支,以維持經濟的暫時穩定,但這無疑會削弱國家的軍事實力,使帝國在面對外部威脅時變得更加脆弱;要么減少貴族的奢靡支出,以減輕財政壓力,然而,那些養尊處優、只知貪圖享樂的貴族們,根本不會考慮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恐怕最終的結果還是會傾向于削減軍費。
“這絕對不行,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占領蘇伊士運河。”即便艾哈邁德親王平日里對國際局勢的反應稍顯遲緩,但在關乎蘇伊士運河的問題上,他頭腦卻異常清醒。他深知,蘇伊士運河不僅是帝國經濟的命脈,更是國家安全的關鍵所在。一旦失去它,奧斯曼帝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將一落千丈,遭受其他國家的輕視與侵犯將成為大概率事件,帝國的輝煌也將逐漸黯淡無光,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們的第二個強大敵人,是沙俄帝國。他們與我們的附屬國接壤,兩國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由來已久。”衛斯理微微皺眉,神色凝重,他的話語已經盡量委婉,但事實卻無法回避——奧斯曼帝國實際上正無可避免地走向衰敗。
沙俄帝國,一直對奧斯曼帝國的廣袤領土和豐富資源垂涎三尺,那貪婪的目光從未有過絲毫收斂。他們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而且擴張欲望極其強烈,猶如一頭時刻準備撲食的猛獸。
一旦奧斯曼帝國失去蘇伊士運河,經濟實力必將遭受重創,國際影響力也會大幅降低,屆時,沙俄帝國極有可能趁機發難,悍然發動攻擊。更糟糕的是,周邊的其他國家,也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紛紛趁機侵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讓這個本就風雨飄搖的帝國陷入更加艱難、孤立無援的絕境。
“可惡的沙俄,當年就應該將其徹底消滅!”艾哈邁德親王聽到沙俄的名字,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臉上滿是憤怒與不甘。
這兩個國家之間的仇恨,歷經歲月的沉淀,早已成為世仇。追溯往昔,奧斯曼帝國也曾雄心勃勃,試圖一舉將沙俄消滅,以絕后患。但沙俄地域遼闊,戰略縱深極廣,其頑強的抵抗和堅韌的戰斗意志,讓奧斯曼帝國的這一計劃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時過境遷,如今奧斯曼帝國自身都面臨著重重危機,這樣的想法更是遙不可及,艾哈邁德親王也只能在心中徒嘆無奈,發泄一下心中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