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葉玉梅早早的下班,和周紅去了超市,買回來了許多菜,準備好好的犒勞犒勞韓景,也順便催催他該交公糧了。
韓景在黨校也是忙的很,畢業論文開始設計了,比他預計提前了近一個月,聽小道消息,好像這屆黨校學生,要提前畢業,形勢嚴峻啊!
當下各行各業改革創新都進入了深水區,領頭的全面復合型人才,缺乏較多,有些部門的改革缺乏新意,缺少敢拼敢闖的人,一直打不開新局面,省領導很是著急,所以計劃將這屆黨校的培訓班學生,縮短時間,理論固然重要的,但實踐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屆黨校生是試驗勝的,那就放到實踐檢驗一下,說不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學校的學習比以前急忙了些,加上導師的博士學位也要抓緊設計論文,雖說自己和導師關系好,就是不認真學習,也能順利通過的,但那不是韓景的想要的,越是困難,越是有難度,越是喜歡應戰,這就是別人眼里倔強的韓景,有人說韓景不懂得靈活運用,是個呆子,是頭倔驢,韓景對這些說法,不以為然,心里想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第二天下午,韓景和習慣回到了家里,習慣轉身要離開,被韓景叫住了,讓他吃飯,有事情吩咐他。
進到屋子里,見葉玉梅和周紅正在洗菜,理菜,見韓景和習慣一同進來了。葉玉梅舒了一口氣,笑著說道:“我們的大廚回來了,咱們可以解放了!”
原來兩人都不會炒菜,雖然都是女人,葉玉梅,從小到大,幾乎沒有進過廚房,過得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她的條件也允許的,這就是實力派。
周紅從畢業就進入部隊的,成天訓練,吃飯,訓練,哪有時間學這些,她認為燒飯炒菜是很簡單的事情,有時間再學習也不遲,從部隊回來后,學做了幾次,結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吃,更不要說別人了,所以興趣沒了,也懶得再去做了。
韓景從小農村長大,在家里是老大,父母農民,農忙時候,有時候是早上出去,晚上才回來,所以環境逼著他學會做飯炒菜,因為不但自己要吃,妹妹也要照顧好的,后來慢慢的感興趣了,做的飯和炒的菜,很有味道的,其實做飯,炒菜,如同做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道德經》中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習慣的情況和韓景差不多的,在部隊又在炊事班呆了幾個月,那廚藝自然是突飛猛進的,達到了真正的大廚師水平。
韓景笑著說道:“我哪里算得上大廚啊!真正的大廚師在這呢!我們今天應該是口福不淺的。”韓景邊說邊指著習慣。
會做飯的男人,往往是受到女人的崇拜,更不要說大廚級別的了,兩個女人看習慣的眼神都不一樣,習慣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的,忙著朝著廚房里走去,一會廚房里飄出陣陣的香味,讓兩個女人直流口水,習慣的廚藝真是不一般。
一個小時后,八菜一湯,擺上了桌子,菜是色香味俱全,兩個女人忍不住嘗了嘗,嘗后都是贊不絕口。
吃飯的時候,大家是歡聲笑語,習慣和周紅的話題更是相投,都是特種兵出來的,周紅聽到了,習慣的部隊名字后,吃驚的睜著大眼睛,盯著習慣看,看得習慣很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