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若只是尋常的新玩意兒,便是再怎么漂亮新奇,那也就是個擺件。
但若是圣太子親自畫的圖樣,而且還有數量限制的頭批產物......五百貫,算是對得起那外面的牌匾了。
吞彌·桑布扎遺憾的嘆息一聲。
若是尋常價格,他倒是能夠自己負擔,但五百貫.......
他還是更傾向于將這筆錢,用來買一些大唐的書籍,好幫助他回去改進吐蕃的文字。
行走在坊市之間,各種各樣吆喝的叫賣聲,讓噶爾東贊他們都看花了眼。
如今的大唐本身內部存在多個民族。
除了作為主體的漢族之外,突厥族、鮮卑族、黨項族、契丹族、還有南面的夷民,高原的吐蕃等等,在大唐對人才和文化開放包容的高層態度下。
多民族文化,加之衣食住行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帶動的乃是一種全新的民族文化的融合奇觀。
在街道之上,他們可以看到突厥人模樣的百姓們,穿著唐服,頭上卻帶著有幾分黨項族風格的檐帽。
也能夠看到露出白皙鎖骨,身著宮裙,肩披狐肩的大唐貴胄漢家女。
有些在刀劍鋪前挑選佩劍的游俠兒,會選幾個契丹族風格的骨質配飾,作為劍穗配飾。而街邊售賣西域商品的胡商們,也會招搖的讓商隊的胡姬穿上龜茲、波斯這類外邦異域的衣服,在那里吸引客人......
不同的文化,此刻好似在大唐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拋去了以往因為生存爭斗而產生的成見,彼此之間只單純的以各自的喜好和對美的審視為根本出發點。
開始彼此接納和了解.......
“不知道,將來我們的后代,會不會也忘記我們的吐蕃,而是將自己當成一個大唐吐蕃族呢?”
噶爾東贊心中越發憂慮起來。
如今的吐蕃,雖說在高原之中,依舊占據了主導地位。
但當初那吐谷渾的戈壁荒漠,被大唐強買強賣給他們,就已經讓吐蕃這頭狼,身上套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枷鎖。
再想要掙脫......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與噶爾東贊一般,也在感嘆著大唐的強大與富庶的,自然不在少數。
像是如今奉命前來長安,朝貢大唐的新羅大臣乙祭,薩珊波斯王國的大臣這等如今已經牢牢和大唐綁在一架戰車上的國家大臣。
內心更是對如今的大唐,充滿了敬畏和向往。
隨著貞觀五年年末的最后一次大朝會在太極殿召開。
前來朝貢的諸國使節,如同以往一般按照禮部既定的流程,開始逐一登場,奉上他們對大唐的朝貢禮品,以及一些場面上恭順的祝詞。
原本這些人以為,今年大唐又會回給他們一些珍貴的禮物,讓他們帶回去交差。
誰曾想。
“今日諸國使節也都在,孤正巧,便將宣布一件事情.......”
一直沒怎么開口的太子李承乾,此刻忽而開口,頓時引得這些外邦朝臣們,紛紛心頭一緊的同時,盡皆不由露出疑惑之色。
而大唐這邊,已經彼此通過氣的六部官員,以及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卻是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
“諸位不遠萬里來我大唐朝貢,雖說是附屬國之禮數,但每年一次,且還攜帶那么多珍貴的財貨,其中路途之中的風險自不必多說,我大唐華夏正統,禮儀之邦,自不好讓諸位奉行禮數之舉,最后卻釀成了一樁樁的慘禍。”
“因而孤思慮再三決定.......更改一下今后朝貢的規矩!”
李承乾端坐于龍椅之上,在那龍椅后金玉雕琢,瑪瑙相稱的屏風襯托下,顯得威嚴貴氣,又不容置疑。
噶爾東贊等人皆是心中一凜,不明白這位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且經常會干出一些不講理的骯臟勾當的大唐太子,究竟又準備搞什么幺蛾子。
“今后諸國進貢,亦或者互市貿易,都不必繁瑣的攜帶那般多珍貴的黃金白銀等財貨,只需以這等紙幣作為交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