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百姓望著陽成宮無不感嘆,皇帝怎么就沒有把太原府設為國都?
隨著天武十一年開春。
冬雪消融之后,身為監國太子的象瑜也不得不出面,代替父皇應對一些鼓勵農耕的禮部舉行的那些儀式。
“四皇叔,不如你下來耕種一番?”
象瑜看著帶著幾個天工司的年輕匠人,正在一個四四方方,還帶有各種輪子和膠卷的機器前,做著什么的四皇叔魏王李泰。
終究還是見不得對方閑下來。
抻著腰,臉上帶著幾分汗水的無奈吆喝道。
李泰看了他一眼,嘴角淡淡的勾起了一抹玩笑的弧度,幽幽道。
“太子殿下吶,如今皇叔這邊可是正在拍攝我大唐第一卷膠卷影像,太子你確定不好好表現?要知道,這東西保存好了,可是能留存到百年之后的。”
“放映機天工司這邊已經設計出了圖紙,很快天下百姓就能在熒幕上見到太子殿下你了。”
象瑜一愣,隨即再看那對準他的鏡頭時,卻是莫名的心頭帶上了幾分緊張。
吞咽了一口口水,原本還有幾分松松垮垮的耕種姿勢,也是瞬間變得標準起來,吭哧吭哧的,便是揮舞起了鋤頭,那效率,讓李泰嘴角的笑意不由得變得愈發濃郁起來。
“嘖嘖嘖,大侄子吶,你可不能怪四皇叔我啊,這些法子可都是你那位好父皇,本王的那位好皇兄想到的,要怪就怪他去吧.......”
“大侄子你吶,終究還是輸在了要臉這件事上,這一點你比不了當年你父皇。”
新的一年,朝廷又開始了新的一年的政務預算,各部門官員們忙得焦頭爛額。
就連作為首輔的蕭銳,明明皇帝有答應給他額外的假期,他也不好意思丟下工作不管。
然而。
就在大唐工部忙著統計新一年大唐各道的工程基建。
禮部在統計籌備新一年各道官學和大學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
兵部審查各地駐軍之中存在的貪腐事件。
刑部又忙著審理各地的冤假錯案,舉行針對法捕和刑捕部門的培訓的時候。
廣州府,楚王殿下看著面前的這對父子,一臉的無奈和為難。
“父皇,皇兄,萬萬不可啊,你們若是去了澳洲,這朝中若是出了什么事,一來二去的,電報都來不及啊.......”
李佑都要哭了。
他猶豫了一下,對著李世民作揖行禮。
“父皇,兒臣懇請父皇放棄此等念頭,兒臣可以帶著父皇您在嶺南道之地玩玩,如今兒臣的嶺南南道也頗為不錯,有很多歸化的夷狄番族也多有一些特色.......”
李世民抱胸,斜睨著眼睛冷笑一聲。
沖著一旁的李承乾努努嘴。
“你別跟朕說,這去澳洲,可不是朕這個貞觀朝的皇帝決定的,是你的好皇兄,咱們的遼東王,天武皇帝陛下,哈哈哈哈。”
李承乾:“........”
這事情是過不去了是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