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是一位極其優秀、卓越的戰略家、政治家、縱橫家,腓特烈王國能發展到今天,他功不可沒。”
凡爾賽宮門口,簌簌寒風之中,拿破侖侃侃而談,講述著他所認為的當今世界格局“統一的方針雖然不是俾斯麥提出的,但俾斯麥絕對是這項提議的最大推崇者,他實行單邊政策,親近羅曼諾夫王國,戒備防范波拿巴帝國、溫莎王國,如果不是神明降臨,他所提倡羅曼諾夫王國、腓特烈王國以及撒丁王國組成的三國同盟一定會實現”
“從地理位置上看,一旦三國同盟成立,盟約國將像一條大裂谷,斜著分割中央大陸,切斷波拿巴帝國、溫莎王國、卡洛斯王國與東大路的聯系,掌控東西方連同的命脈”
拿破侖搖了搖頭“可惜,神明的降臨,破壞了俾斯麥的計劃,神系不同,注定腓特烈王國無法與羅曼諾夫王國和諧共存,好在智慧神教、命運女神教會和裁決神教屬于同一神系,彼此間有些羈絆,短期內不至于大打出手。”
“這也是腓特烈王國僅剩的發展機會了,俾斯麥致力推動軍國主義,鯨吞周邊的小國,就是想趕在所有人反應過來前,吞并來茵聯盟,成為一個大國”
“如果波拿巴帝國不阻止他們,讓他們完成了統一,徹底失去對中央大陸的控制權,再想壓制溫莎王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就難了”
長嘆一聲,拿破侖勸說道“阿納托爾,局勢就是這樣,帝國想要發展,就不能和溫莎王國開戰,你以為我不想留下尼古拉斯嗎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強迫,只能靠他個人意愿”
談到帝國、教會發展的正事,阿納托爾必須認真對待,他召喚拿破侖的目的不就是這些嗎
人家有想法,如果自己不聽,還復活人家干嘛呢
“既然俾斯麥對腓特烈王國這么重要,不如干掉他。”
“不用這么麻煩。”拿破侖說“俾斯麥是優秀的、卓越的,但成功者往往要借助時代的風浪,為什么混亂年代人才輩出不是因為混亂時代適合人才生長,而是這些人才本就存在,只是混亂的局面為他們了舞臺,這才能展露頭角”
“俾斯麥就是一個享受到時代紅利的人才,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是他出身自古老的容克貴族家庭,夠高,其次是腓特烈王國需要一位他這樣的首相,因為他的發展方針與腓特烈王國的國王不謀而合威廉五世為他了舞臺,所以他才能名揚內外”
“這些我都知道,我想說的是,為何不除掉對腓特烈王國如此重要的俾斯麥呢”阿納托爾問道。
“因為沒必要。”
拿破侖澹澹的說“俾斯麥出身容克貴族,他的出身決定了他的屁股,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為了家族的繁榮努力,他是容克貴族這群既得利益者以及王國共同的選擇。”
“簡而言之,俾斯麥能夠作為容克貴族當上首相,是因為容克貴族的利益和王國形成了一致,就像夫妻結婚后的蜜月期,總是你農我農情趣無限,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
“俾斯麥所做的,都是能夠維護、擴大容克階級和腓特烈王國利益的事情,但由于容克階級的反動性你知道什么叫反動性嗎”
“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倒退行為,或者逆于正常歷史進程的行為,簡單的講,就是在違背主要政體的潮流。”阿納托爾說“我還是看過書,你說的,我都聽得懂。”
“沒錯,容克階級就像羅曼諾夫王國的波雅爾貴族一樣,他們會為了王國考慮,但是不多,當國家利益與他們利益相反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己,而并非國家。”
拿破侖點了點頭“俾斯麥也是這種人,容克階級的反動性,注定他無法和王國利益始終一致,他遲早會犯錯的,想要解決他,無需動用暴力,只需挑撥容克階級與王國之間的利益就可以了,利用魔藥交易就能很輕松的做到這一點。”
拿破侖提出的方針,和阿納托爾的路線出現了分歧,不
應該說,阿納托爾從來就沒有什么發展的計劃,她只看到了眼前,但拿破侖卻在為未來謀劃
吸取前兩次失敗教訓的拿破侖,根據時勢,提出了更有利的發展方向
一旦腓特烈王國在戰爭中失利,國內經濟就會徹底被其他國家掌控,屆時,地理位置更有利的波拿巴帝國將成為最大贏家
只需一些微薄的好處,就能聯合腓特烈王國孤立北邊的溫莎王國
溫莎王國發展的速度放緩,帝國卻如日中天,不出數年,波拿巴帝國將超越溫莎王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拿破侖要建立的,是一個全新的帝國,一個真真正正的超級大國
阿納托爾扭頭望向北方,開始思考拿破侖的這番話。
或許
尼古拉斯確實不屬于她,不屬于智慧神教。
如果繼續追擊,最終結果就如蒂爾德所說的那樣,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然后再結下更深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