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人數最多、鎮魔衛最核心的作戰力量的金丹修士,共有十八萬九千七百六十八名。
可分為一千八百個曲,每曲有一百零五名金丹期軍士。
作為鎮魔衛的主力,負責執行具體的戰斗任務。
十五個軍事重鎮作為鎮魔衛的核心部署點,每個重鎮配置一名化神將軍、二十名元嬰校尉和三十個曲的金丹軍士。
重鎮內設立大型傳送陣,與各戰區的傳送節點相連確保快速兵力投送。
此外在每個戰區的關鍵位置設立傳送節點,每個節點配置一名元嬰校尉和五個曲的金丹軍士。
節點內配備小型傳送陣,與軍事重鎮的大型傳送陣及前線戰陣的微型傳送陣相連。
形成三級傳送網絡,實現快速支援和兵力集結。
另外在前線戰陣中,每隔一定距離就要部署一個微型傳送陣。
每個微型傳送陣需要配置一名金丹軍士作為聯絡員,負責與后方的同僚維持通信與協調。
戰陣群內常一定數量的金丹軍士駐守,作為快速反應力量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做好部署規劃后,姜文哲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支援流程的規劃上。
當前線戰陣遭遇魔族進攻或發現高階魔族時,立即通過魔核傳信環等傳訊法寶。
向最近的戰區節點發送預警信號并請求支援,戰區節點在接到預警后。
繼續向上級發出預警信號、請求支援,同時迅速啟動小型傳送陣。
用最短的時間將五個曲的金丹軍士,傳送至前線戰陣精血支援。
在軍事重鎮接到報告后,根據戰場態勢通過大型傳送陣。
將一個部或多個部的兵力傳送至戰區節點,由部指揮官統一指揮對魔族展開打擊。
鎮魔衛與蕩魔軍及其他防御力量,需要密切配合形成整體作戰效能。
其中鎮魔衛負責斬首高階魔族,蕩魔衛負責正面防御與牽制。
而其他力量負責后勤保障與戰場支援,雖然大家歸屬不同的系統但絕不能各打各的。
最后要在鎖魔防線后方,常設一支機動預備隊。
由十名化神將軍、兩百名元嬰校尉和三千名金丹軍士組成,作為戰略預備力量全天候待命。
在出現大規模魔族進攻或其他緊急情況時,確保隊伍通過大型傳送陣,快速投送至關鍵區域進行緊急支援。
鎮魔衛按照姜文哲設計的方式進行部署,那么必定會造成指揮層出現混亂。
所以還需要建立一套戰時指揮系統,確保指揮體系不會出現混亂。
三帥會議作為鎮魔衛的最高指揮機構,負責整體戰略決策與兵力調配。
但戰時不參與前線指揮,他們只提供戰術指導或者戰術增援。
前線作戰指揮權下沉到軍事重鎮指揮官身上,作為該區域的最高指揮官負責統籌協調與戰略執行。
而戰區節點指揮官的指揮官,負責具體的戰術執行與現場指揮。
最重要的是前線戰陣聯絡員,要確保與后方的通信不能中斷。
至少半個時辰內必須向上級發送一份戰場觀測報告,確保后方指揮官有充足時間協調支援力量。
迅速響應、快速支援,要保質保量的完成這個目標有一個前提必須要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