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皆有陰陽,陰陽力是維持力,可轉化,可變化,并且是永不停歇的運動,其具有絕對的運動特性。
就如同此處的兩條通道,一條潮濕漆黑蘊含無限殺機,一條干燥而略顯光明似乎是十路中去九死而遁一的生路,但也很可能動極生靜,負陰抱陽,在根本上陰陽生死互逆,看似生機無限,實則可能死路一條,表面危險重重,但卻在根本上又柳暗花明。
陰陽彼此間統一、對立和互化。在思維上它是算籌(算數)和占卜(邏輯)不可分割的玄節點。
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進制都充分彰顯了陰陽的生命力。
林嘉想起大學時光中所看過很多古籍,《詩·大雅·公劉》、《易·系辭上》、《楚辭·九章·涉江》、《易傳》等著作中都有歷代哲學家對陰陽的推算。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后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
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
這其中的哲學思想深奧無比,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的超前智慧。
比較普遍認可的是,陰陽的四對關系: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
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概念。
顯然紫微這等龐大的生命源地也有著陰陽之理的獨特見解,這里的人類燦爛修真文明歷史就可溯及數十萬年,即使生產力再怎么低下,其對自然世界文明探索的燦爛程度都要遠勝那讓林嘉魂牽夢繞的水藍色星球。
且紫微帝星上的陰陽哲學有可能與地球同宗,這又一次將宇宙間不同生命星球的文化關聯到了一起,上古,真的埋葬了些許關于宇宙文明極為重要的往事?
地球人為何只有已經淪為迷信的風水和尚、道士,那傳承久遠的寺廟道觀也并沒有如同這紫微星一般飛天遁地的人物!與修仙能鬼扯到一起的只有那平淡無奇的武功,但想到那以全真神功縱橫紫微的王重陽之后,林嘉又疑惑了,也許地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與平靜。
離經叛道之體是否為地球專屬?
那三位強勢攻打中原皇朝搶走三件皇者帝兵的離經叛道者究竟是誰?
終南山上紫微星都沒有聽說過的絕世星際祭壇,又為何人所設?
道德天尊老子的神秘殿宇為何突然現世卻又古怪離奇?
這一切的疑問真的讓人無法想象,更無法解釋,歸途在何處?歸期又幾何?
星漢燦爛,可惜林嘉困于山洞死地之中,無法看見,也不知此次是否還能生還,他心中默念:爸媽,你們在思念我嗎?想我了,就看看那夜晚星空中的北極星吧!兒子在這里,為你們祈福!
紫微帝星又稱北極星,北極星離地球約四十四光年,一光年大約是九點五萬億公里。光一秒鐘可以走三十萬公里,
也就相當于4180000萬億公里,這樣的距離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