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那小旗沖過去就挺起長矛,一句話不說就將剛才說話的男子刺了個對穿;其他士兵同樣沒廢話,在連聲慘叫中,三下五除二將剩下的幾個人捅翻補槍,隨即拖著尸體離開現場,留下一條刺目的“血路”。
現場百姓全都驚恐的看著,沒有一個人敢說話,甚至連逃跑的人都沒有,因為他們已經發現,原本應該是隱蔽在鹽袋堆后面的一個總旗火繩槍手已經就位,甚至已經點燃了火繩
“行了,現在接著賣鹽,還有沒有需要的排隊過來”片刻之后,等到確認現場沒問題,火繩槍總旗退回,長矛小旗繼續維持警戒,剛才的掌柜沒事兒人一樣走出來,繼續招呼生意,“記住了,一個人只賣一斤,每斤四十五文”
鹽場之外的河道上,一艘貨船二層。
“先穩,這樣是不是太”趙桐不放心的問道,“萬一要是真的起了亂子,我們怕是沒法向大人交代吧”
“能出什么亂子”孟坤全程“觀賞”完鹽場的鬧劇后,大大咧咧的向趙桐說道,“大人走之前專門交代過,普通百姓其實沒這么多閑錢,一次買一斤二斤算是最多了,現在雖然控制在一人只能買一斤,其實對絕大多數百姓并無影響。
更何況,我們在碼頭上明刀明槍的擺了二十個長矛手,有點兒腦子的都知道,這種時候不能鬧事,普通百姓更沒膽子;還敢像剛才那幾個一樣的,絕對是處心積慮想要搞出事情的,肯定脫不出那群鹽商的手尾,敵人嘛,不殺還留著管飯”
“可是,萬一有誤傷”趙桐依然不放心。
“好了,我的趙百戶,你就放一百個心,現在又不是天下大亂的時候,有幾個百姓面對直接沖過來的官軍還不讓開”孟坤不耐煩的打斷了他,“這些日子又不是只一次,你看哪次出過問題真要讓他們鬧起來,那才是少不了百姓死傷呢”
“也好”趙桐無奈點頭。
同一時間,林府,后院花園。
身上擔著天下公認的“肥缺”,又是四代列侯家世,林如海肯定不會缺銀子;封建時代歷來都有“當官不修衙”的慣例,各級衙門駐地基本上都是“夠用就行”,這讓生活講究的林如海完全住不下去,因此在上任后沒多長時間,就自費買下了衙門不遠的一處宅院,作為自家的住處。
六月的江南氣溫已經頗為炎熱,哪怕是在綠植覆蓋、巨樹環繞的花園之中,其實溫度也不低,但相比于外面幾乎堪稱“燒烤”的氣溫,這里已經非常不錯了;尤其是水塘邊的小樓中,配合著四角擺放的冰盆,房間里出現了罕見的夏日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