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5110太子些許私德,就不用太過認真了
隆武五十年臘月初七的這場大朝會,以及緊隨其后的小型閱兵式,注定要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雖說武力展示確實足夠震撼,但對絕大多數的朝廷文武來說,真正讓他們感覺到現實影響的,卻是隨后宣布的各項調整。
太上皇親自站臺,宣布郭愷為太子,登基定在來年的正月二十二,也就是封印之后“正式上班”第二天,因為按照慣例,永和帝駕崩后,子女要服孝二十七天代替正常的二十七個月,這沒什么好奇怪的,整個皇家正支嫡系就剩下他一個,不是他還能是誰
周陽的人馬在閱兵演習結束后就退出皇宮,繼而退出京城返回營地,這更沒有什么好說的,一切塵埃落定還敢駐軍皇宮,這是純粹的取死之道。
原任吏部尚書于充改任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
原任戶部左侍郎林如海接任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神機營總兵陳瑞文撤職、爵位降為一等將軍,并且三代以內不得敘用,已經掛上實職千戶的陳也俊撤職回家,考慮到齊國公府祖上的功績,不再過多追究,原右翼總兵韓川同樣撤職、其子韓琦撤職、三代之內不予敘用。
五軍營指揮使侯孝康撤職留任,允其戴罪立功。
三千營總兵蔣子寧撤職,爵位降為一等將軍,由裘良接任。
津門鎮總兵馬尚撤職、爵位降為一等將軍,其子馬信撤職回家,治國公府三代不予敘用,考慮到其祖上功績,不再過多追究。
通州大營總兵石光珠撤職留任,允其戴罪立功。
兵部尚書牛繼宗、兵部左侍郎柳芳御下無方、管控無能,以致天子腳下的京營人馬多有亂象,下明詔申斥,但也考慮其祖上功績,僅罰俸半年以示懲戒。
以上這些只是朝廷高層變動,緊隨其后的各部、各單位人事變動及懲戒波及到上百人,最少三分之一要被論斬甚至抄家,持續時間最少一個月,后續影響能波及半年年以上,而且是直接交由錦衣軍處理,讓還想做點兒什么的五個文官閣老齊齊失聲。
在這一大片的處理中,原五軍營前軍左衛指揮使周陽調整為“權知神機營諸軍事”的任命就顯得格外刺眼,以至于接下來數日都在整個朝廷議論紛紛,相比于這些,后續公文中一句“原鹽城縣令賈璉忠于任事、政績突出,升遷為順天府同知”的調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