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616番邦朝拜琉球王室
作為華夏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鬧元宵”從來都是越熱鬧越好,更何況大周朝皇室剛剛經歷了一次低潮,大皇子郭愷又是登基在即,非常需要重新打開局面,偏偏過年的時候尚未走出永和帝孝期,如今到了元宵節,那自然是大搞特搞。
上午己時整,承天門前龐大的空地上,專門從神機營抽調、除了沒有正步絕不亞于現代常規“儀仗隊”的三個百戶,以及整整一個炮兵百戶的“禮炮隊”全數就位,原本應該負責防衛的御林軍,此時卻只能負責外圍防護。
元宵活動歷來“與民同樂”,整個空地周邊圍觀的百姓數量過萬,外圍更是數倍與此,中間場地上,在京官員以官職或品級排列,基本上能來的都來了,就連已經撤職降爵的陳瑞文、馬尚、蔣子寧都沒缺,全都眼巴巴盯著中間區域。
正對著承天門的“金道”上,一隊打著“琉球”旗號的人馬恭敬拜見,向城門樓上端坐的郭愷行禮,各種禮節、程序堪稱無可挑剔,一熘綿延兩里的貢品車隊全部敞開,珠光寶氣讓周邊圍觀的官民百姓全部驚嘆不已,最惹眼的是打頭并排的兩輛馬車上,一人多高的透明琉璃罩與七尺珊瑚樹,簡直打破了一般人的認知。
當然,也不是沒有其他問題
“林大人,想必眼前的這位琉球王,你應該也認識吧”禮部尚書于充冷著臉向身邊的吏部尚書林如海問道,“更何況,番邦朝貢歷來是禮部下屬的理藩院負責,外藩來朝也應入住四方館,如眼前這些人的做法,何來規矩禮節”
“于大人說笑了,林某世代為大周子民,除去蘇州、揚州、金陵與京城,也從未有過其他長住之地,怎會認識番邦外夷”林如海非常冷澹的懟了回去,“倒是聽說于大人宗族世居江浙,歷來少不了海貿之事,應該更熟悉才是。
至于接待事宜,于大人確實沒錯,但這次琉球王室入京朝貢又有不同,本就提前遞交了國書,明言拜望圣天子,這也就成了天家內務,由內務府處置并無不妥;就連眼前的貢品,也是專門說明敬獻皇家,皇后娘娘更是專門傳話,此次涉及的賞賜接待事宜,一樣不用戶部出銀子。
于大人,這番邦朝拜事宜,歷來的規矩是什么貢品是皇家與戶部平分,但賞賜回敬不低于貢品價值,由戶部撥付,娘娘此等以國事為家事的行為,堪比古之圣君賢后,何來不妥于大人的問題有些讓林某摸不著頭腦了。”
“哼,林大人說不認識,那就不認識吧”于充面色一冷,知道問不出毛病就不再丟人,“只是這等所謂番邦朝拜,于某實在不敢茍同,此事不問也罷”
“于大人,還請借一步說話。”林如海表情復雜的看了看周圍慢慢圍上來的其他官員,一把拉著于充退到稍微僻靜處,這才不解的問道,“敏中兄,小弟實在不明白,你到底在干什么先帝駕崩自有傳承規矩,大殿下即為先帝獨子,難不成還有什么疑問嗎”
“哼,于某不滿的不是皇家傳承,而是禮教規矩。”于充瞪著眼睛逼視林如海說道,“天下之大,也大不過道義公理,先帝本有二子,二皇子出身詩書世家,從小跟從大儒學習,歷來深得各家贊譽,如今卻死的不明不白,甚至吳家舉族盡沒。
反而是城樓上這位,歷來與那些個粗鄙武夫親近,從來不喜我等讀書之人,又能知道多少圣人大義原本此等之事,自有劉延濤前任禮部尚書劉倫頭疼,于某懶得多話,但如今連他都死的不明不白,劉家同樣舉族盡沒,如海兄當真不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