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喬心里一緊,微微提了一口重氣,“這位想必是林董吧?我能理解您的擔憂和急切心情,畢竟大家都在為公司的前途憂心。”
“但倉促退股對您,對公司而言,都未必是最好的選擇。現在公司正處于風雨飄搖之際,每一位股東的支持都至關重要。”
“支持?怎么支持?就看著公司一天天垮下去嗎?”另一位股東忍不住插話,語氣中滿是憤怒。
“這兩年,池總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公司的生意上。一年到頭,我們都見不了池總幾面。”
“就是,池總以前帶領著大家沖鋒陷陣,運籌帷幄,在商界嘎嘎亂殺。”
“說實話,我們都佩服池總的殺伐決斷和魄力,所以才愿意跟著吃池總。可這兩年呢?池總根本就不用心做生意,對公司也不管不問。”
“現在都半年時間了,池總都沒有來公司看過一眼,讓我們大家怎么安心?”
一個中年女股東推了推眼鏡,也一臉嚴肅,“說的是,之前,池總至少每周都親自開股東會。”
“你看看這兩三年,我們常常一連幾個月都見不到池總一面。”
沈星喬靜靜地聽完股東們的抱怨,等會議室稍微安靜些,才誠懇地開口:“各位董事,我明白大家心里有委屈,這些年池總對公司的疏忽,我替他向大家道歉。”
“但他對公司的感情和付出從未改變,只是這兩年確實遇到了一些個人困境,分了他不少精力。”
她微微停頓,目光真誠地掃過每一位股東:“不過現在,他躺在病床上還心心念念公司的事,一直叮囑我要和大家共渡難關。這次的危機,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重新審視公司的契機。”
“契機?說得好聽,股價暴跌,合作商撤資,公司千瘡百孔,拿什么審視?”又有股東出聲質疑。
沈星喬不慌不忙,從包里拿出準備好的文件:“大家請看,這是我們初步制定的應對方案。在穩定核心業務方面,我們梳理了過去一年的盈利數據,發現具體核心業務的利潤一直很可觀。”
“接下來會加大投入,優化流程,提升競爭力。公司的管理層也會進行優化,招攬人才,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至于削減不必要開支,財務部門已經連夜整理出一份詳細的清單。像一些不必要的應酬,低效的宣傳活動都在削減范圍內。”
沈星喬一邊說,一邊把文件遞給身邊的股東傳閱。
夜鶯頓了頓,在一旁幫腔:“各位都是公司的元老,陪伴池氏一路成長,現在公司有難,大家齊心協力,肯定能挺過去。”
“等宴忱康復回來,看到公司在大家的努力下越來越好,也會很欣慰。”
一個頭發花白的股東皺著眉,翻看著文件:“想法是不錯,可這些措施什么時候能起效?我們投入的資金每天都在縮水,等不起啊。”
“是啊?池總到底什么時候能康復?”
“等他康復以后,會將精力投入到公司上面來嗎?說老實話,我們現在都不太相信池總的威信了。”
眾人七嘴八舌,提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鉆。
面對十幾個股東,以及二十多個高層管理人員,沈星喬還真是難以應付。
畢竟,能跟著首富混的人,哪個不是千錘百煉出來的老狐貍。
沈星喬這個商界小白,還嫩的很,道行還淺的很。
自然而然,根本招架不住這些人的狂轟濫炸。
“大家請安靜一些,有問題慢慢提……”
“我們怎么能安靜?這都是錢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幾百萬在流失,這擱誰能坐得住?”
沈星喬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她知道此刻一旦慌亂,局面將更加難以收拾。
她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說道:“各位,我理解大家對資金損失的擔憂,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心血,我感同身受。”
“關于措施起效的時間,確實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商業運作本就存在諸多變數。但我們已經在全力推進,相信很快就能看到積極的成效。”
“比如優化核心業務流程,預計在一個月內穩住局面,至少15%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這將直接反映在利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