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把鎖的基礎上,我們會派出具有探索,冒險精神的人,一次次朝著更遠的宇宙出發,去探索附近的行星,到處建設行星基地。”
“這是第三把鎖。”
“若是能發現合適的文明,多個文明相互之間融合起來,內部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卻形成一種平衡,一種秩序,一種更大威懾。”
“到那時以我們多個文明為點,連成線,畫個圓,包攬周圍所有文明的一片區域內,全是各種行星基地,形成一個小范圍的社會秩序。”
“我想告訴你,在十光年以內,這種想法有非常大可能性建立成功。”
在自己的幫助下,百分百能成功。
形成一個比藍星更大的社會秩序。
各個文明之間互相牽制。
相互制衡。
不會輕易打破平衡。
就像是藍星文明各個國家,不少國家手握真理,但達成一定平衡,不會真的腦子壞掉了,開啟同歸于盡。
“但范圍一旦擴大到更大程度,想都不要想。”
“一個宇宙可不止幾百,幾千光年,鄰近的星系和星系團則相隔數百萬光年。”
蘇晨聲音變大,“我們無法突破光速。”
“你知道這代表什么嗎?”
“我們想要與更遠文明交流,甚至要幾百萬年,想要形成龐大的宇宙組織,宇宙社會,沒有可能。”
“秩序,最多局限于我們能行駛速度的最大比例,這個比例不能太大。”
“我們無法突破光速限制,最合適的選擇就是在十光年以內,我們建立起一個放大版的藍星秩序。”
羅輯聽完,沉默許久,再次開口問,“難道我們就不能打破光速?超越光速就真的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沒有。”
蘇晨斬釘截鐵。
三體作者設置就是理論上才能到達光速,實際上到達不了光速。
三體文明就是察覺到這一點,所以才推斷出來黑暗森林法則,即便是三體文明航行的速度還遠遠沒有到達光速的一半。
要是能到達光速的一半,他們頂多十年就能到達藍星。
就像是他們藍星曾經還沒有走出自己星球多遠,就根據一系列理論推測出宇宙,太陽系外各個恒星系,乃至于銀河系不知道多少萬光年以外的河外星系。
對于宇宙有了不小的認知。
三體文明比人類文明高等一些,推測出宇宙上限是無法突破光速,生活在無時無刻都可能毀滅的世界。
進一步推測出黑暗森林法則。
建立起相對穩定的秩序是有極限。
而他們想要做到能建立起周圍十光年以來,所有文明的秩序,首先要把自己飛船速度推進到無限接近光速的水平。
這樣一來,即便是存在問題,也能迅速解決問題。
蘇晨與羅輯經過交流。
羅輯清楚自己這么一個朋友不會說假話,“飛船速度無法突破光速……真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瞧你那樣,即便是沒有辦法突破光速,等到我們真正在十光年范圍內,建立起秩序,那也會使很漫長的一段歲月。”
“你說得對。”羅輯突然想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我們已經定下來起碼千年以上,不,可能是萬年以上的大計,按照計劃走,真要到達建立起【十光年】的秩序,需要更多發展與資源時,那就是他們的任務。”
想開了之后,羅輯覺得自己以后的任務,除了威懾之外,就剩下躺平,他覺得自己老友比自己強多了,肯定能輕輕松松壓制住三體文明。
在藍星與三體兩大文明建交第九年。
藍星理論科技的水平完全超越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