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來說,兩個國家找了一圈,發現還是鄰居最合適。
自己國家的優勢不用多說,未來長達十年,乃至三十年內,科技人才不斷爆發。
自己來之前,科技人才等方面正處于高速爆發年代。
從一零年以來,義務教育才厚積薄發。
早晚會在科技領域領先于全世界。
重回歷史地位。
能在落后幾百年的差距上,靠著短短幾十年,發展到現在。
抹平了那么多差距。
簡直奇跡。
可想而知,在龐大人口的基礎上,通過義務教育又能誕生出來多少人才。從恢復高考到現在才短短五十年,人才集中爆發更是在這短短十幾年內。
恢復科技領先地位,那是遲早的事。
兩者一拍即合,放下矛盾。
分清楚主次矛盾之后。
展開各方面合作。
毛子沒有解體之前,航天水平那可是相當高,就是沒能做到載人登月,在航天其他方面,卻比羅剎強。
聽起來就感覺不對勁。
其他方面成就遠比羅剎強,就是沒有做到載人登月。
而毛子的科技水平,不用多說,你突然冒出來的靈感,想要寫一篇論文,查一查毛子們多年以前的論文,保證早就有了。
毛子們更是懟上過金星。
航天領域,毛子價值最高的就是經驗與金星數據。
與曾經家底所帶來的科技與大量人才,資源。跟他們是互補,建設月球基地,不可能僅僅是去火星吧,金星難道就不打一點主意?
試錯成本高。
毛子有經驗之談。
先開發月球,研究火星。
再搞金星也不遲。
反正先預定,絕不能半途而廢。大航海時代錯過,再錯過星辰大海,那可真就未必追得上。
月球。
三大好處。
一:戰略制高點,想打誰打誰。
形成絕對的威懾!
二:引力不一樣,能節省大量成本,在月球上發射成本低,就地取材,(可想而知,證明月球上有水是多么關鍵的成就。)
稍微動一下腦子,月球不僅僅可以向火星發射。
難道月球基地建設以后,不能向自己星球發射火箭,帶回來月球重要資源?
沒必要移民。
月球是踏板。
能做到建設月球基地,載人航天肯定成熟。
到時候在月球發射,成本低,隨隨便便一趟就能帶回來幾噸珍稀資源。
那些珍稀物資是按照克來計算價值。
往往有價無市。
不會賣!
想想建立成功之后,第一次在月球上朝著自己星球發射火箭,帶來資源,會給全世界帶來多么大的震撼。
只要成功建立起月球基地,隨隨便便打破輿論霸權。
再怎么說,比不上做。
從月球上發射火箭,成功運送資源回到星球。
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