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著一座座工廠,眼里直冒光。
這些工廠要都是他的可就好了。
就在朱元璋幻想的時候,歐陽倫的聲音再次響起,“農業是基礎,工業是國家騰飛的引擎。”
“咱們大明的皇帝依舊是小農名思維,目光任然局限在種地上,然而他并不知道這工業可比農業賺錢多了!”
此話一出。
現場頓時安靜下來,原本還興高采烈觀望的李善長立馬安靜下來,李福元吳敬之何方三人更是將腦袋微微低下,時不時小心翼翼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的臉色也有些難看。
當著咱的面說咱目光短淺,歐陽倫你好膽!
因為歐陽倫是走在最前面的,專心致志講解,并沒有注意到身后的氛圍發生了詭異的變化。
“只要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再借助商業手段,那將會源源不斷為大明輸送工業品,鋼筋水泥。水泥磚石等等!”
“到時候只需要對這些產品征稅,又將是一筆錢!”
“歐陽大人,老夫記得不錯的話,我大明早有對貨品交易進行收稅,按三十取一和“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稅“的原則征收。”李善長開口道:“若是新增稅,豈不是與民爭利,況且商稅能有多少?”
言語間,李善長對于商稅頗為不屑,甚至有些鄙夷,顯然不認為商稅能收多少錢來。
“李老先生不虧是原來的朝堂重臣!”歐陽倫拱手道:“商稅自然是有,之所以大家不覺得商稅重要,主要是因為商稅沒多少錢,但是在我看來這商稅很有潛力。”
“重農沒有問題,但是抑商完全沒必要。”
“哦!”見歐陽倫似乎是要談論國事,李善長立馬來了興趣,正好借這個機會看看,這個歐陽倫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老夫曾今也掌管過戶部,對于稅收一事也頗為理解,既然歐陽大人有想法,不如說出來讓大家聽聽,若是此辦法有用,老夫定會親自上書推薦!”
聞言,歐陽倫也是眼睛一亮,笑著道:“如此那我可就獻丑了!”
開玩笑,歐陽倫早就想改變一下收稅了,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朝堂被胡惟庸把持,無論是他還是李福元等人的折子去到京城最后都要落在胡惟庸手里,倒不是擔心胡惟庸截胡,畢竟商稅一事還真不是胡惟庸玩得轉的,但是胡惟庸要是想攪黃“商稅改革”卻是太容易不過。
所以歐陽倫一直在想辦法,如何將“商稅改革”的方案繞過胡惟庸,給到朱元璋!
稅收這玩意妥妥是大明命脈,就算是歐陽倫也不好直接更改,還是得爭得朱皇帝的批準最好。
而這位李老先生似乎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老朱這層關系在,足以證明這李老先生身份不凡,歐陽倫猜測上次造船廠的批文多半也是通過這位李老先生弄到手的,而且李老先生也說了,他是可以直接和朱皇帝對話的。
因此只要說服這位李老先生,“商稅改革”這事就成了十之八九!
“李老先生,不是我說,咱們大明的商稅實在是太低了,按照我的計劃,直接征收三分之一的稅,到時候光是一個工廠每年就能上交幾十萬的稅,十個工廠就是數百萬!”
聽到歐陽倫這話,現場眾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乖乖!
lt;divcss=tadvgt;這歐陽倫看起來溫文儒雅,下手可真狠啊!
原本商稅不過是三十稅一,現在直接來一個三稅一,提升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