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哈感嘆道:“女兒,兩年前你去了一趟大明,回來就提出了這個想法,可我每次問伱這人是誰,你卻從來不說。”
“父親,不是女兒不說,而是女兒也不知道他是誰。”阿蘇娜無奈道。
當初她因為對大明好奇,便喬裝打扮混進大明的一座城鎮內,在那座城鎮中看到的畫面,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干凈平整的街道,九層高樓,那里的人們住著寬敞的房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甚至她一度認為那就是天堂!
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漂亮精美的首飾那里生活安定祥和。
之后她去了一家客棧,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聽著客棧內說書人說書。
當說書人講到草原資源匱乏、牧民生活艱苦的時候,她隱約聽到傍邊桌有人輕聲嘀咕道“草原資源可不匱乏,之所以窮只是因為他們不會經營而已。”
“若是讓我去當北元皇帝,首先就是跟大明言和,即便是稱臣納貢也可以,接著就開始悶聲發展,鐵礦、銅礦、煤炭那么多,還怕發展不起來?當然了,草原部落的管理方式也比較落后,即便北元曾經入主中原,但是管理模式其實還是部落聯合那一套,被朱元璋趕回草原上之后,更是又徹底退化回去,最后部落聯盟和大明王朝打,各懷異心,怎么可能打得過。”
“想要振興草原,不能著急,還得從部落下手,讓部落固定下來,小部落化成村鎮,大部落化成城鎮,部落之所以要不斷遷徙,主要就是因為牛羊馬需要草場,同一片草場不能一直讓牛羊馬啃食,不然來年就沒有草給牛羊馬吃了,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那就是集中飼養,準備青儲以及草料,牛羊馬固定下來了,那么部落就固定下來。”
“光靠牛羊馬根本不可能讓部落發展起來,所以還得多條腿走路,部落固定下來之后,那么就不光是可以集中飼養牛羊馬,還可以開墾一些土地出來,種一些草本植物,第一是飼草類植物:草原的主要作用是為草食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所以在草原上種植飼草類植物可以提高草原草原的草量和草質,適合種植的飼草類植物有牧草、苜蓿以及一些更好得牧草,甚至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的枯草期,進行人工種草,可以彌補天然草場枯草期產量低下的不足,像紫苜蓿、披堿草、老芒麥、羊草、無芒雀麥、紅豆草等都可以。”
“第二類是經濟作物類植物:除了飼草類植物外,草原還適合種植經濟作物類植物,適合在草原上種植的經濟作物有小麥、高粱、油菜、玉米等,這些作物的生長期短,不會破壞草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第三類是藥用植物:草原上生長的藥用植物很多,如青黛、金銀花、蒲公英等,這些植物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完全可以大規模集中種植。”
“如此一來牛羊馬有了、耕地也有了,一個地方就能不斷的發展起來,部落固定下來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城鎮化、商業化,固定的位置能夠給牧民提供交易的平臺,發展貿易,這樣一來就有了稅收,如此一個集放牧、耕種、貿易為一體的新型部落形成,如果是由上而下推行,北元還可以逐步掌控這些部落,到時候再統一修建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水泥路、高速路,部落與部落之間的聯系自然就越發緊密!”
“如此埋頭經營二十載,便能徹底整合草原部落,頃刻間便可招集百萬鐵騎南下殺回中原,之后由打通西伯利亞乃至歐洲、滅掉大明之后西進,攻占中亞、中東、渡過蘇伊士運河拿下非洲,疆域橫跨亞歐非三州,重塑元朝榮耀!!”
雖然聽到這些話很是天馬行空,甚至是天方夜譚,而且里面還有很多都聽不懂,也理解不了。
但是她聽懂一個道理,那就是部落想要發展得更好,就不能只是游牧,不斷在遷徙遷徙中輪回,得固定下來,不光放牧,還要耕地、經商!
阿蘇娜默默將這些話牢牢記在心里,等她徹底記住這些,想要去看看能說出這種驚天言論的到底是何人,卻發現那人已經離開。
帶著遺憾阿蘇娜回到部落,正好遇到部落競爭不過其他部落,失去優質草場,被擠壓到距離大明邊境僅僅只有十余公里的清水灣,整個部落遇到了生存危機。
在所有人都想不到更好辦法的時候,阿蘇娜將她聽到的辦法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