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情,關于紅薯種植的相關培訓工作要提前開始,等明年新的紅薯種出來后,咱們就有足夠的紅薯作為種子,到時候就能夠在全省鋪開,你們各州府下去后要積極組織培訓,當然了培訓費一分也不能少,對于家庭困難、表現積極的農民,官府該補助的進行補助。”
“第二件事情,接下來宣府將會進行大規模種植紅薯,到時候十萬北伐軍會進入宣府開墾荒地,這事我已經和魏國公徐達商量好了,焦仁你記得對接一下,做好后勤服務工作,有不懂的地方問趙天明,別來煩我。”
“第三件事情,之前開荒土地政策在永安府運行的還不錯,我打算在北直隸運行,具體如何操作,還是去找趙天明,這件事誰要是做不好,那他就可以主動辭官了。”
“最后一件事,雖說宣府現在是全省發展的重點,但其他州府也得跟上,別t掉隊!再說一遍,天上不會掉餡餅,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說完了,今天我這里不留飯,都滾吧!”
被一頓臭罵的知府知州們那里還敢留下來吃飯,全都麻溜閃人,打算回去按照歐陽倫今天的要求大干一番,要是下次還交不出像樣的成績,估計還會被罵得更慘。
歐陽大人罵起人來太恐怖,太嚇人,溜了溜了。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洪武十六年。
大雪逐漸化去,天也沒有那么冷了。
各項政策推出后,整個北直隸像機器一樣急速運轉起來,培訓的培訓,荒地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墾著,只等紅薯種子到位,就立馬開始種植!
焦仁跑來給歐陽倫匯報工作。
“大人,這十萬北伐軍干活就是利落,這才多久啊!就已經開辟出了萬畝田地,下官現在根本不擔心田夠不夠用,而是擔心紅薯種子夠不夠用了!”
“放心吧,現在紅薯種子供應整個北直隸肯定不夠,但是只供應宣府根本沒問題,等雪徹底化掉,一開春你們就趕緊種上,等到了夏天就能收獲更多的紅薯,到時候全省就有種子了。”歐陽倫拍了拍焦仁的肩膀。
“你們宣府的百姓有調動起來吧?”
焦仁點點頭,“這點請大人放心,百姓們一聽要種植紅薯,一個個都激動得不行,宣府各個縣衙衙門每天都擠滿了要學習種植技術的人,這段時間光是收取學習費用,咱們就多了近幾十萬兩。”
說到這里,焦仁內心也忍不住感嘆,讓百姓交錢如此積極的,恐怕也就只有歐陽倫了。
只要自己好好跟著歐陽倫干,今后絕對有前途。
宣府。
一處野地上,一眼望去全是百姓。
這些百姓先是將地上的大樹、植被除掉,接著將空地劃分成為一塊又一塊,有官府吏員在現場登記,將這些地分給不同的百姓,分到地的百姓便迫不及待的開墾起來。
將一塊山地開墾成為一塊田地,需要諸多步驟,首先是土地清理,需要清理土地上的雜草、石頭、樹根等雜物,讓土地變得平整,接著土地翻耕,將土地進行翻耕,讓土壤變得松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做完以上兩步土地還是不能直接耕種,需要對土地進行改良,比如加入肥料、摻入沙子或粘土等,改善土壤的結構和肥力。
之后還要修建排水系統,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澇災害,還得建立農田設施,如灌溉系統、道路、防護林等,以便于后續的農業生產和管理。
只有將這些做好,一塊山地才能變成耕地,在這個過程中土地都不會有任何產出糧食。
正是因為這樣,普通百姓開墾荒地的意愿并不強烈,但是宣府執行的政策與往常不同,政府直接雇傭百姓開墾荒地,按開坑土地多少結算工錢,不經如此這些開墾出來的地,開墾的百姓有優先承包權,而且不用額外付費,唯一就是稅收會多一些,但是比去當佃戶被地主收走的要少很多,基本等同于是自己的地。
百姓在心里簡單一算,就知道這事可以做,紛紛跑來開墾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