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好狠的歐陽倫(求訂閱!!)
嘶——!!
嗯嗯!?
當歐陽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整個太極殿都安靜下來,不,“安靜”已經不足以形容,得是“寂靜”!
朱元璋雙目無比深邃的看著歐陽倫,眼神中透出的神色逼以往都更為復雜!
百官一個個更像是見了鬼一樣看著歐陽倫,眼神中竟然還透著一絲恐懼,身為禮部尚書的呂昶更是在顫抖。
這個歐陽倫到底要不要干嘛?
前腳才把儒學給弄掉,這轉頭就要對科舉下手!?
對于歐陽倫的能力,現場包括朱元璋、李善長在內的眾人,已經沒有任何懷疑。
正是出于對歐陽倫能力的肯定以及過去歐陽倫駭人聽聞的戰績,所有人不得不重視。
對弈朱元璋、李善長以及文武百官來講,歐陽倫每一次改革都對大明有好處,但既然是改革,必然是有利益損失的。
教育改革,直接把儒學改革沒了。
科舉改革,誰又會遭殃?
唯獨朱標露出高興的神色,他也跟著歐陽倫做了好幾個項目了,雖說每次都是在旁邊喊“666”,但他自身也是收獲頗多。
科舉改革!
這可是相當難得板塊,過去的歷朝歷代,也都有能人對選拔人才的制度進行改革,先秦時期的世襲制,這是最早的選拔制度,特點是王權與族權統一,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普通百姓根本沒有為官的可能。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薦舉制,選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察舉制和征辟制,察舉制是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級官員通過考察向中央推薦士人或下級官吏的選官制度,而征辟制則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選拔任用屬員的一種制度,雖說比世襲制稍稍優秀一點,但依舊是在上層流轉。
還有一個是九品中正制,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選拔制度,由朝廷指派中正官,根據德行、才能和家世將地方上的人才分為九個品次,供吏部選用,看的還是門第、背景。
直到隋朝開始,出現的科舉制,通過層層考試,從所有讀書人當中選拔人才。
大明現在同樣是科舉選才。
科舉制度已經是所有人認為最優解,頂多就是改變一下考核的內容、方向、形式,如果只是改變這些,還談不上科舉改革!
朱元璋思索片刻,對于科舉制度.朱元璋也有些不滿意,但他也想不出其他有用的辦法,所以在差人才的時候,他也只能是重開科舉。
現在歐陽倫居然提出要科舉改革,朱元璋感到震驚的同時,也有些好奇。
“先說說你的想法。”
朱元璋并沒有否決,但也沒有立即選擇支持。